當前位置:首頁 > 網遊小說 > 三體文明:重啟 > 章節目錄 第85章 第八十一章:本能意識,載體意識。

第85章 第八十一章:本能意識,載體意識。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對於科學首席感受,林凡可以間接理解為生物天生自帶的本能意識和載體意識。

  在地球上,生命經歷漫長的演化過程,從簡單有機物發展到現在多樣化的多細胞生命,整個過程持續了數十億年。

  在地球上,人類是以遺傳資訊為體系的地球有機生物文明。

  不摻雜任何複雜意識造物的純粹自然生態環境。

  林凡清楚,人類的意識造物:“人類生產的一切實體和非實體,紙張,語言,圖畫,情況,手機等,這些都是由人類意識運作生產而來。”

  DNA遺傳資訊造就生物體

  可以如下比喻地球生物文明,它是一個龐大有機生物體。

  地球生命整體都可以看做是碳基生命。

  全球都能看到以DNA為核心的生命,雖然外觀各種各樣,但核心仍然是DNA。

  但以整體來看,就像整個地球生命就像一頭帶著各種DNA細胞的怪獸。

  它的能源是以恆星基礎,擁有一套完善的能量傳遞系統--光合作用。

  它的操控中心是DNA遺傳資訊。

  它的生存環境是地球整個生態圈,今後還會發展到地球之外。

  林凡深知,地球生物文明是以DNA為核心衍生出不同的物種。

  這些物種其實是生物體系文明製造出適應環境的裝置,目的是發展出更加優秀的基因組。

  倘若人類文明沒有出現,現在的地球任然還是一片蠻荒。

  也許經過數十億年後,會進化出能夠適應太空環境的生物。

  沒有智慧的他們會吞噬太空中其他星球的物質,進一步完善出適應太空的基因,進而發展到太空中。

  是因為地球還沒進化適應宇宙生存DNA組,或者還沒發現。

  因為一個能在宇宙嚴酷的環境生存的生物,能源供給和物質交換都不再依賴地球,而是依賴於整個宇宙,這才算是能適應特殊宇宙生命。

  比如,舊人類文明哪怕進入太空,仍然還要進食,吃的東西是地球生產出來的有機食物,大米,蔬菜,肉類等食物。

  人類為了進入太空,從青銅器時代開始,用不到五千年完發展到地球之外,登入過過月球。

  倘若人類沒有發展出智慧。

  如果是傳統生物進化,至少需要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年,嚴重要數億,甚至數十億才有可能做到。

  目前人類就像胎兒,透過臍帶吸取營養物質生存,尤其是舊文明時期的人類宇航員就是如此。

  他們需要進食地球生物生產的食品,就像是一條無形的臍帶連線著宇航員,一旦食物供給中斷就會死亡。

  因此,人類能上太空不是身體的優勢,而是意識產物讓人類上了太空。

  人類透過火箭發射,將人類自身色生物體送入太空。

  其實是人類身體已經拖後腿了,這種身體無法適應太空環境。

  因此人類在戰爭結束後,就開始製造能夠適應太空生活的身體。

  意識上傳的智慧就是其中之一。

  人類只是地球生物體的組成部分。

  在人類還沒有智慧時候,只能本能的配合有地球機生物體。

  在遺傳資訊為核心的操控下進化,選出適應自然環境遺傳資訊組。

  並且有著所對應的生物群體。

  哪怕我們人類現在擁有高度智慧意識,作為生物的本能還在操控著我們,只不過我們能約束本能罷了。

  就像歷史中出現的生物——恐龍,曾經適應當時地球高濃度氧氣的生態環境,稱霸地球幾億年,最終沒能延續下去。

  而人類文明也不過數萬年,在最近幾千年才高速發展,並且創造出了獨立於DNA為核心的生物進化路線——知識傳承。

  在人類還沒有知識傳承出現之前,一切行為都是生物本能,和自然生態的一切相匹配。

  就像動物一般困了就睡,餓了就吃,沒有複雜的想法。

  比如創造工具這種高度複雜的意識運作過程。

  那時候的人類只能被動適應環境,意識處於混沌,無法察覺自己和生態之間關係,更無法生產工具改造自然環境。

  可以參考被狼所養育的人類幼崽。

  “狼人”由於沒有知識傳承,一切習性與狼相通,只是身體是人類罷了。

  可以理解為,身體是人類身體,以人類為硬體,裝的軟體是狼的意識軟體,所以狼孩行為如同狼一般。

  因此人類最開始的意識是生物本能的感知狀態,這是一種和地球生態緊密聯絡的狀態,成為地球生態的組成部分。

  人類被動地適應地球自然環境的,沒有創造和改造自然的複雜意識。

  人類的第一層意識是與環境緊密相連,無法對環境做出判斷,識別出自己與環境的區別,只能被動和生存環境結合,本能感知外界的資訊。

  在本能意識主宰的時代,人類處於還未出現高度複雜意識的時期。

  比如製造工具,透過文字定義世界,進行傳承知識。

  這個時候的人類就像一臺生物機器,一臺只為生存而進食的生物機器。

  至於第二個階段。

  人類的所能達到的第二層為載體意識。

  載體意識:其實比較簡單,人就是一種載體。生物體是原始狀態下,是和整個整個地球生態圈緊密聯絡。

  人類透過學習的方式吸收資訊,一切知識經過大腦運作後成為意識。

  這個意識能夠和過去所經歷的一切資訊密聯絡,並且能夠根據外界資訊做出最佳行動。

  林凡深知,舊文明時期。

  擅長溝通和為人處世的人,他們行為和語言剛好能做到和環境相匹配。

  能夠明白話語的力量,找到能使所有人感到舒適話語,透過合適的方式表達出來。

  一個處世厲害的人,從本質上來說對資訊整合能力很強,找到最佳點進行表達,能使在場的所有人感到妥當和舒適。

  關於載體意識。

  這個時期的人類是血肉之軀,意識是不能脫離生物體而存在。

  人體就是意識的載體。

  因為意識可以說是人體最特殊的地方,它是脫離生物的抽象物質形式,是一個人的除生物體以外的核心。

  沒有意識的身體,就是一個軀殼,一團待安裝意識軀體。

  就像狼孩,從小被狼養大,接觸的一切都是狼教的知識,雖然軀體是人類的。

  但是,卻有一個符合狼習性意識掌控這個軀體,這就是狼孩本質。

  意識依賴於大腦這種複雜的物質結構,透過人類一切行為進行表達。

  比如語言,表情動作,創造工具等行為進行表達。

  因為意識並不具備固定形式,他依賴於所處載體所具備的功能。

  比如人類所擁有五感,並且抽象出對應共同概念,酸甜苦辣鹹,傷心等。

  這些習以為常的資訊,其實是我們人體所共有的感官,因此才能彼此相通。

  比如對於眼前的風景,視覺會做出反饋,感官等都會被調動。

  由於不同的人,在成長過程中所吸收的資訊不同,會得到不同感覺體驗。

  比如曾經攀登過高峰的人,能夠看到和體會到山峰頂端的風景。

  沒有攀登過高峰的人,他們難以想象那是什麼樣的風景。

  此外,每個人體所能承載意識,只是人類文明一部分。

  因為人類無法全部掌握人類創造的知識,大腦承載也是有極限。

  簡單的講,就是自己所接觸的一切是有限,知識海洋近乎無窮大,而人的吸收又是有限。

  因此,製造智慧體,才是人類文明的正解。

  如果人與人之間的經歷,知識,情感記憶不同,這就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不理解。

  小到親朋好友之間和家庭,大到國家,包括一個文明所推崇的理念。

  比如,有的人生來錦衣玉食的人,擁有優秀生存資源,他們吃飯不愁,點個外賣或者有保姆製作。

  對於貧窮人家來說,一頓菜經過如下,要吃菜,自己田裡採摘。

  要吃肉要看看資金情況

  如果是打工族,可能吃碗麵加個雞蛋要考慮一下。

  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和物質豐富度不同,因此,人與人之間差距過大,在很多時候是無法互相理解。

  同一片天空下,不同生活環境

  試想一下,倘若每個個體人類若是能掌握人類所創造的知識所有的知識。

  那麼會會出現什麼情況。

  這也是人類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

  因為我們的一切認知都是繼承前人的知識成果,吸收這些知識或者資訊的過程稱我們稱為學習。

  比如進入每一個行業,每一種工作都需要學習。

  而這些知識是前人開發和總結出來的,能夠切合工作需求。

  我們就是這些知識的載體,透過大腦吸收,保留,根據實際情況應對,最終構建了我們意識。

  當我們對這些知識和經驗能夠和工作完美結合時,我們就能能夠處理工作中的可預見的問題,並且進行解決,這也是任何一名合格工作者必然的經歷的過程。

  人類擺脫本能意識後,第二層意識境界是載體意識。

  因為這個載體意識中是決大多數人處於的狀態。

  它是脫離於生態體系依賴,並且是以知識引導意識的更新和換代。

  這些知識的傳承,根據成長曆程就會形成個人專屬的意識。

  細思極恐的是,人類文明是一種高階生物,是地球生物體系高階進化方向。

  遺傳方式是以最佳化資訊為遺傳方式,透過每一個人類推陳出新,不斷進化,並且影響著每一個人類個體,實現自身的進化,最終必將會進行意識上傳。

  生物體桎梏終將被打破……

如果您覺得《三體文明:重啟》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www.51du.org/xs/349743.html )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新增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