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武俠仙俠 > 多殺我幾次,我就無敵了 > 章節目錄 第209章

第20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軍營武庫之外的一座小樓。

  說書人千里眼站在臺上,面對著臺下眾多稚童、殘老眼巴巴看著,一拍驚堂木:

  “今日,我們講‘愚公移山’的故事...”

  “又講故事咯...”

  孩童們歡呼雀躍,顯然對來自九州的說書人口中故事頗為期待。

  旁邊角落,只剩半張臉的李姓武庫老人,靜靜注視著這一幕,心中也有少許寬慰。

  軍營的書庫不只是武庫,也是文庫。

  文庫中的藏書,主要是四十年前大炎的文史典籍,以及由昔日城中小吏、上不了戰場的殘老們編纂的孤城史冊。

  但這些書,這四十年來都無人問津。

  畢竟這座城危在旦夕,年輕人只有習武的時間,沒有靜下心讀文史的閒功夫,聖賢書救不了孤城人。

  尤其是孤城的史書,實在太沉重了,每一頁都浸透著血與淚。

  而說書人千里眼不同。

  他其實是聽潮樓奇聞派的臺柱之一,一張嘴裡什麼離譜故事都能往外編。

  雖然失之真實,但也確實夠奇,不只吸引了城中孩童,還有不少婦孺殘老都被吸引了過來。

  孩子們不讀沉重的史書,但對於說書人口中的故事,總還是願意聽的。

  這就足夠了。

  城中長大的年輕一代,得先學會如何戰鬥,否則無法生存。

  但只會為生存而戰鬥,在半臉老人看來,也是內心空虛的野獸而已。

  這座孤城需要的不是適應戰場的野獸,而是能夠傳承薪火的年輕人。

  說書人千里眼道:“....智叟笑道:你愚公老邁不堪,以你殘年餘力,不能毀山之一毛,更何況是土石?”

  “愚公說,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故事說完,臺下諸多年輕聽眾也議論起來。

  “這也太難了,與其搬山,不如自己搬走吧,愚公確實太愚昧了。”

  也有更年長的聽眾反駁:“自己搬家,只是為自身計得失,而搬山是功在當下,利在千秋,利在子孫後代。”

  “那麼為什麼不全家子孫都搬出去,這不更簡單?”

  “誰說外界就沒山了?萬一外頭的山更大更多呢?繼續搬家嗎?”有一名獨腿老卒堅毅道:“搬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壯舉,註定是這一世無法完成的偉業,正如我等對抗異人....”

  很快便有老卒將這件事與大漠孤城的現狀聯絡起來,據理力爭。

  千里眼靜靜聽著,他只是講故事的人而已,解讀故事是聽眾的事。

  而城中孩童殘老的覺悟,也著實讓他這個見多識廣的聽潮樓說書人都感嘆。

  這一兩個月以來,隨著喬木入城之後,他所知所見,都與以往在九州的見聞大不相同,有一種格格不入之感。

  外頭的大炎已經跪了,昔日葬身大漠的十萬將士已經是大炎最後的掙扎,從此文人再無風骨,武人脊樑已碎,俠義已成遺風。

  在外頭的九州,如今之時代,善良已經成為一種弱點,暴露你的善良只會被有心人欺壓利用。

  忠誠則被冠以“愚忠”之名,受萬眾恥笑。

  所謂仁義也只是迂腐而已,活該被人賴上。

  而這座城不一樣。

  這座遺世獨立的孤城活在上一個時代,活在大炎尚未屈服的四十年前,滿城人都是上個時代的遺老

  意志不夠堅定的人,早已死在了這四十年間。

  而還活著的人,都是經歷四十年血腥篩選的強者。

  城中殘餘的三百老卒,並不以武道功力修為見長。

  如果用武道修為功力來算,因為孤城食物供給不足的緣故,這三百老卒已經衰老了,並不如昔日大炎精銳,想來也不如外頭九州的精兵。

  但要論心神意志堅韌程度,只怕外界偌大一個九州,都難以找出三百個能夠與他們比肩的鐵軍。

  堅韌的並不只是城中老卒,孤城中剩下的半城婦孺殘老也不一般,也是上個時代的遺老。

  “若讓如今外界的九州,聽一聽這座孤城的故事,看一看這四十年的血淚,真不知會怎樣...”

  “九州苦異人久矣,這座孤城的故事,能否點燃薪火?”

  千里眼心頭掠過這樣的想法。

  這些經歷四十年血戰的三百老卒若到了外界,有了足量的膳食進補,只怕都是煉神種子。

  只是,他們真的撐得到那時候嗎?

  在千里眼發呆的時候,下面的聽眾群裡,卻是傳來了一個有些格格不入的聲音。

  “聽潮樓的說書人,你要不要將這個故事的結尾也講一講啊。”

  這聲音道出,整座小樓都稍稍安靜,一道道眼睛瞥向來者。

  說話的人是劍謫仙,他一頭白髮,鬍渣唏噓不修邊幅卻英氣逼人,從小樓之外走過,似乎是順嘴隨口一問。

  劍謫仙很少出那座道觀。

  但整座孤城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昔日也曾經有許多人如李長歌那般對他寄予厚望,只是後來都失望了。

  劍謫仙對周圍目光置若罔聞,自顧自道:

  “你不講,我來講。”他緩緩道:

  “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打動,讓天神搬動了太行、王屋兩座大山,從此愚公門前成坦途,再無大山阻礙。”

  “故事的最後,愚公移山成功了嗎?”劍謫仙說道:

  “移山的是天神,而非愚公。”

  “你看,哪怕是這個編故事的人,也不敢編出一個愚公子孫後代協力合作,經歷無數年終於移山的結尾。”

  “愚公移山的結尾,是天帝感其誠,而不是凡人移山。”

  “那麼,我們的天帝又在哪?”

  話說出口,滿座寂靜無聲。

  現實裡可沒有會感愚公其誠的天帝,端坐在神壇之上的,是九大仙門的諸仙啊。

  只是這時那半張臉的武庫老人卻笑了。

  “智叟來咯。”武庫老人的話語讓滿座都鬨笑。

  書庫老人也是一個老兵,只是他太蒼老了,又身體有缺,早就從戰場上退下來,他不會讓劍謫仙在這種場合大放厥詞。

  “我等都是愚笨的凡人,力氣有限,無力搬山,也沒有人可以看到未來的結局。”書庫老人緩緩道。

  千里眼也點頭:“不錯,成與不成是一回事,但移山不移山,又是另一回事了。”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命如薄紙也有不屈之心,這便是上個時代的九州脊樑。”

  劍謫仙不置可否:

  “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倒是信手拈來。”

  “道理?”千里眼微微一笑:

  “你太看得起我了,我只是區區聽潮樓說書人,又不是什麼一代大儒,向來只講故事,不講道理。”

  千里眼啪的一下開啟摺扇,撫掌而笑:

  “嘴上說的,那叫理。”

  “身體力行的,才能稱之為道。”

  “知行合一,才可稱為有道理。”

  “我不講道理,但這座城之中,有的是有道理的人。”

  奇聞只能博人關注,真實的故事才能觸動人心。

  這是千里眼的看法。

  而在此時。

  忽然有蒼涼悠長的號角聲,從城頭的方向遠遠傳來。

  “號角聲又響了...又該出戰了。”半張臉的武庫老人下意識站起身,然後愣了半晌。

  他這才意識到,自己早就不是兵了。

  只是隨後號角聲響了又響,連響三次,聲音愈發急促而高昂,與往日截然不同。

  武庫老人僅剩的半張臉上臉色驟變。

  號角連響三次,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平常的號角聲,是提醒城中老幼立刻去軍營等地避難,免得被打鬥波及。

  但號角三響,則是另外一回事。

  這代表城頭瞭望臺的老卒,判斷出敵眾我寡,孤城已無生機,乃是十死無生之絕境。

  上一次號角聲這般吹響的時候,是二十年前,那時將軍李長歌奮起最後餘力,臨陣突破但也未能完全力挽狂瀾,那一戰殘軍死者以萬計,李長歌也死於那一役。

  而這一次城中只有三百老卒,拿頭來打?

  所以這一個訊號的意思是...不用避難了,抓緊時間做完生前事吧,免留遺憾。

  千里眼不再說書,匆匆離去。

  聽潮樓的宗旨是隻聽潮,不弄潮,不干預世間事。

  但千里眼既然已身在孤城之中,早已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自然要有所動作。

  剛才滿座賓客,號角聲響起之後便如潮水褪去。

  只有劍謫仙還停步在那,看著身邊散去的人潮。

  “又到了這時候嗎?”劍謫仙心中思緒起伏。

  他將斬天拔劍術傳給喬叒森,自然也是有原因的,畢竟道不可輕傳。

  斬天拔劍術是殺招中的殺招,不是敵死,就是我亡。

  所以,喬叒森會不會如喬雙森一般赴死呢?

  他這三十年,一直都看不懂這城中軍民心意,不理解這世上為何會有為他人而犧牲的愚者。

  而那喬雙森雖是外來武夫,放眼這孤城四十年也能算是耀眼的人物了。

  喬雙森是與他迥異的人,昔日李長歌等人亦然。

  “去看看這座城的最後一戰吧。”劍謫仙微眯著眼,緩步向前走去。

如果您覺得《多殺我幾次,我就無敵了》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www.51du.org/xs/350585.html )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新增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