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言情 > 醫漢 > 章節目錄 第26章 26. 第 26 章 【打下就好】

第26章 26. 第 26 章 【打下就好】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別說霍善,連孫思邈他們都沒用上草紙,不過李時珍已經介紹過了,明代已經做到百萬長篇都能印出來賣,草紙當然也供應得上。只是要用草紙,也得是有點家底的人家,畢竟到了村裡頭誰捨得天天拿紙擦屁股。

孫思邈沒想過自己要和人探討這種問題,但是都已經聊到這裡,他自然也不介意聊下去。

學醫的,面對什麼糞啊尿啊、血啊肉啊、腸子啊內臟啊,全都得達到碰上後面不改色並認真觀察的水平。要是達不到的話,受罪的估計還是醫生自己。

孫思邈道:“你如今手頭錢不少了,草紙當然是用得上的。要是你自己開個造紙作坊,那估計造上一批就夠你們用一整年的了。”

霍善聽後很是高興,歡欣鼓舞地跑去找李時珍刷跟診任務。

李時珍說過,等跟診結束後就帶他去造紙作坊學那造紙之法。他記性好,自己學不會也不要緊,記下來回去跟師父講,師父肯定能幫他造出來!

霍善對他師父信心滿滿,感覺世上沒有他師父辦不到的事。

只要知道辦法,怎麼可能造不出來呢!

剛回到新豐縣安排莊子上各項事務的李長生:?

接下來霍善很安分地跟著李時珍跑了幾個告假官員的府邸,還真的在裡頭揪出兩個裝病的。

對方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笑容:“可能近來轉好了。”

錦衣衛都督陸炳對此不予置評,並暗示對方最近他們陛下心情不好,在家躲懶不是好選擇,你們該去上班了!

對方在心裡暗自嘀咕,就是陛下心情不好才不想去。

只是裝病的把戲都已經被人拆穿了,他們能說什麼呢,只得央著陸炳幫自己報個“痊癒”,千萬別直說他們是佯病不上朝。

霍善全程沒插話,卻聽得興致盎然。原來在一千七百年後,當官的這麼不想上朝!

當皇帝的還得派心腹來查崗,看看這些人到底是真病還是裝病,真是太有意思了。

李時珍跟著陸炳走完最後一家人,轉頭就瞧見霍善一臉的若有所思,烏溜溜的眼珠子裡寫滿“學到了學到了”的了悟。

等陸炳帶著錦衣衛的人走遠了,李時珍忍不住低頭問霍善:“你在琢磨什麼?”

霍善道:“以後我要是不想上朝,也可以裝病!”

他爹和他舅公就得去上朝,霍善覺得自己可以未雨綢繆一下。萬一他以後也像這些裝病的官員一樣為上朝苦惱呢!

李時珍:“………”

他們不會把這小孩教壞了吧?

李時珍馬上教導霍善做人要誠實,不可以說謊騙人。萬一劉徹跟嘉靖皇帝那樣也派醫官過來給你把把脈,你這謊不就被拆穿了嗎?到時候你恐怕得背上個欺君大罪了!

記得前幾年嘉靖皇帝派人去查崗,就查出個剛滿六十歲的朝臣裝病不上朝,嘉靖皇帝當場把他革職攆回家。

本來都快到能領退休金的年齡了,他這麼一造作,退休金可就沒咯!

何必呢!

霍善沒想那麼遠,他本來就只是說說而已,既然李時珍告訴他這樣不行,他便不琢磨了,央著李時珍帶自己去看看草紙怎麼做。

結果半路上他看到賣燒餅的,又開始看著那剛出爐的炊餅不挪腿。

這炊餅,他沒吃過!

白白的,鼓鼓的,看著好吃!

他拉著李時珍的衣袖,左右兩隻眼睛裡寫著兩大字:想吃!

李時珍便只能停下來給他買了個炊餅。

炊餅這東西,其實類似於後世所說的饅頭,和餛飩餃子比起來是另一個賽道的東西了。霍善沒見過,所以不曉得他常吃的麵餅和後來的炊餅其實是都是麵粉做的,區別在於他只吃到了死麵餅做的麵食,沒吃到這活麵餅做的炊餅而已。

真要做起來倒是不難做,《齊民要術》裡就有詳細的作餅酵法。

李時珍給霍善買了炊餅,還特地替他討來個張油紙包著,告訴他這便是吃餅不燙手的好幫手。

這玩意防油防水,有用得很!

明代的油紙傘都是用這玩意做的,很多還是繪製好傘面以後才做防水處理,花樣可多了。他們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了不少專職畫家,所以衣食住行都愛搗騰點花樣上去,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都非常有生活情趣。

霍善摸摸油紙外頭,發現確實不燙手,再試著張嘴咬了口香軟可口的炊餅,哇,吃著熱乎得很。

果然是吃餅好幫手!

霍善道:“油紙的製法我也想學!”

李時珍道:“一會看看人家願不願意教你。”

李時珍帶著霍善前去拜訪自己在工部當差的朋友。對方得知李時珍想去造紙作坊看看,點著頭說道:“你去吧,裡頭有個叫老楊的,是我老鄉,你想了解什麼便找他問問,報我名字就可以了。”

李時珍與此人也不過是泛泛之交,得了對方這句話便也不再相擾,徑直前往隸屬於工部的造紙作坊。

得知李時珍是太醫院院判,算是個官兒,還與他們直屬衙門工部那邊有聯絡,兩人很輕鬆地被放入作坊之中。

在大明,給官方當工匠是沒什麼前途的工作,真正有本領的人都會選擇倒給朝廷錢。

因為給朝廷打工期間差不多算打白工,幹多少活兒都不給你漲工資,所以那些個能憑自己本事賺大錢的厲害工匠哪裡願意應徵?還不如花錢買回自己的自由。

之所以要花錢買自由,是因為他們的名字被登記在匠籍上,每年地方上都要統計在籍人數安排你到官府各大作坊上工。

等同於工匠要服的徭役。

所以如果你人在匠籍卻不想打白工,那自然要倒給朝廷錢!

這些情況在秦漢時期也差不多,連在每塊磚頭每片瓦當上寫明工匠名字這一優秀傳統,都是從“秦磚漢瓦”時期延續下來的光榮傳統。

其實就是把責任落實到人,幹得好了絕對不給你發獎金,出了岔子一準追根溯源找到你頭上!

既然是沒什麼前途可言的工作,工匠們幹起活來便沒什麼上進心,上頭讓怎麼做便怎麼做。至於什麼保密、什麼創新、什麼加班加點趕工,他們的積極性是遠不如民間工匠的――既沒有豐厚的薪酬又沒有上升途徑,指望他們操什麼心?

聽李時珍要參觀作坊,當即有造紙匠拿這個當由頭放下手裡的活兒,熱情地帶著他們在作坊裡轉悠。

霍善知道李時珍帶自己來一趟可不容易,馬上邊聽那造紙匠介紹整個造紙流程、邊認真地把作坊裡的各項細節都記在心裡。遇到不認得、不瞭解的東西,他還積極地跟人提問。

那造紙匠巴不得多清閒一會兒,霍善問什麼他就答什麼,一點都沒有因為他是個小豆丁而敷衍了事。

在霍善滿含驚歎的崇拜眼神中,造紙匠連許多霍善沒問到的細節都給講了。

等霍善問起油紙和草紙的製法,他就知道繼續摸魚的機會來了,徑直給他從原料選擇的差異講到加工流程的增減。甭管霍善一個三歲小孩聽不聽得懂,動嘴皮子總比干活輕鬆。

霍善確實有很多步驟都聽不懂,但他壓根不在意,他直接把對方的話統統記了下來。他準備等師父從新豐縣回來了,一五一十複述給師父聽。

仗著自己記性好,霍善連熟桐油產地在哪裡以及怎麼榨都問得清清楚楚。

聽李時珍說這東西不僅可以拿來包餅吃,還能拿來做傘。他想要一把油紙傘,下雨天可以撐出去玩耍。

既然是桐油做的,那就叫它霍小桐好了!

名字他都起好了,怎麼可能沒辦法擁有?

幸運的是,漢代其實已經在一定範圍內用上桐油。比如漆器匠人已經試著往大漆中新增桐油,使各色大漆更容易相互調和,藉此做出更為多彩的漆器。

可惜漆器這東西做起來太費事,只有達官貴人用得起,再加上目前將桐油運用在漆器上只是少數匠人的創新行為,所以漢代自然也沒開始大面積人工種植桐樹。

只能說這東西講出去有人認識而已!

得知桐樹也是長在南方的,霍善不僅沒有氣餒,還覺得這事兒可太巧了。

甘蔗適合長在南方,桐樹也適合長在南方,豈不是能讓他爹叫人在那邊多種一些,回頭一併把桐油和糖給帶回來?!

霍善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幹的。

霍去病一大早又聽到了霍善那極具辨識性的腳步聲。

接著就聽到霍善問他,能不能給他在南方找個山頭,山上種桐樹,山下種甘蔗。對哦,一個山頭可能還不夠,他還想要一山的茶葉!

他看過人租地,租地不貴的,等他攢到更多金子肯定租得起。

只是南方太遠了,他去不了,所以得看他爹有沒有辦法。

霍善問他爹:“您知道南方的桐樹和茶樹嗎?”

霍去病從沒覺得自己見識這麼少過。

他問霍善具體南到什麼地方。

霍善已經跟張仲景他們比對過古今地名,馬上把可能找到桐油和甘蔗的地方報給霍去病聽。

霍去病心裡有數了,霍善提的這些地方也不是別處,就南越那一塊。這地方倒是不用租地,正好劉徹一直看南越不太順眼,準備把南越給打下來變成大漢自己的郡縣。

既然都要把那地方打散重組了,劃拉幾個山頭種新鮮物產不算什麼大事。

只是這桐樹和茶樹又是做什麼的?

霍去病抱起霍善詢問他具體用處。

霍善道:“茶好喝!”

霍去病:“………”

不知道為什麼,居然一點都不意外。

桐樹霍去病倒是知道,只是不知曉霍善要來做什麼而已。

等霍善講到桐油刷在紙上紙能防水、刷在木頭上木頭可以防水,霍去病才認真思索起來。

這麼說的話,這東西倒是可以多種些來造船。

既然知道它的正經用處就好辦了,到時候想種多少還不是劉徹一句話的事?

萬事俱備,接下來只需打下南越即可!

霍去病壓根沒想過打不下來的可能性。

想到霍善連寄生蟲都能磨著霍光給他畫得似模似樣,霍去病笑著說道:“我倒是有幾個舊部在巴蜀那邊,你一會讓你叔父幫你把這幾種樹的模樣畫出來,我去信命他們先在蜀中替你找找有沒有這幾樣事物。要想種幾個山頭的話得再等等,將來朝廷平定南越我再讓人給你多種些。”

霍善麻溜點頭:“好!”

事情都說定了,霍去病才不著痕跡地問:“這些也是你東方叔父跟你講的?”

霍善被霍去病問了個措手不及。

對哦,這事還得讓東方朔背鍋!

霍善篤定地道:“對,東方叔父說的!”

霍去病笑了笑,沒再繼續多問。

沒什麼好問的。

東方朔都在自己書裡寫過甘蔗了,不是他說的還能有誰?

如果您覺得《醫漢》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www.51du.org/xs/367889.html )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新增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