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言情 >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 章節目錄 第30章 夢遊天姥吟留別9

第30章 夢遊天姥吟留別9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說得好!”

曹植拊掌大讚。他本來就是當時一等一的詩人,魏晉時期去古未遠而又文學蓬髮,楚棠將寫作背景――述來,以他的識見,感悟自然是更加入木三分。

只見他神情激動,眸中光彩熠熠:“李太白純然是騷人之筆! “雷公砰訇震天鼓”,便是“雷師告餘以未具”之意,‘帝旁投壺多玉女’,又與“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遊”同調,而所謂夢遊天姥,便是遠承屈子《遠遊》之旨,國士之心、志士之心,何其相似也!"

有這樣感受的不止一個曹植,楚騷與《詩經》同為中國詩學的兩大起源,屈原忠於故國、沉江汨羅的氣節令無數人歎服,而屈作的奇偉瑰麗與深沉廣博又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文人,他們輕而易舉就讀出了李白詩中的騷人神韻。

劉宋。

謝靈運吟誦起屈原《遠遊》中的詞句: “悲時俗之迫陀兮,願輕舉而遠遊。離開長安的李白,是失意之人啊!"

他又想起自己,那謝家寶樹,嬉遊烏衣巷、縱橫朝堂的日子,回頭望去,原來也像一場夢。

謝靈運慘淡一笑。

未央宮。

劉徹有些可惜地搖搖頭: “廟堂簷牙,困頓仙人腳步。”長安院落。

賀知章嘆道:“果然李太白最懂李太白。此前那後輩設問,目睹山林戰慄之景時,你會是何種感受。老夫覺得有趣,便問詢於你,你答恍惚。如今看來,長安一場繁華,有若夢遊,醒來回首,怎會不覺恍惚?"

李白笑了笑沒有回答,他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也沒有經歷那長安三年的廟堂生活,只是那詩筆確實純然似從他心中流出,或許冥冥中中,文字當真與心靈交契。

他提酒,且斟且問: “楚姑娘亦問,白所夢是美夢還是噩夢,賀監以為呢?”

賀知章一笑: "美夢也好,噩夢也罷,老夫只知曉,不管什麼夢境,都困不住你李太白!"

天子近臣、出入相隨是美夢,權奸排擠、帝閽不見是噩夢,但李白最後都醒了,而且是他自己選擇醒來,後人說得不錯,李太白始終保持著清醒而又獨立的人格。只是夢境不如李白的激烈罷了。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場夢可以看作是對現實的隱喻,對仙境的描述正是宮廷生活的映照,與後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發憤之言”相呼應。

但,如果僅僅是這一層,那未免就太小看李白和他的詩了。】

啊這……

水鏡下的人愣了,一首《夢遊天姥吟留別》,讓他們見到了盛唐最耀眼的謫仙人和他那飄然不群、上天入地的才思,同時又連帶出不為人知的宮廷秘聞、朝堂波瀾。

李白的詩,李白的人格,早就傾倒了無數的詩人學士、王公貴族、市井小民,可原來即使到這種程度,也仍然是小看他了嗎?

眾人心中驚疑不定,而諸如曹植、謝靈運、元白、蘇軾蘇轍等詩人卻是微微一笑,顯然已經預料到楚棠要說什麼了。

【大家還記得最開始對標題的講解嗎?題目中的留別,說明這是一首贈別之作,但文題中又有“夢遊”二字,天姥山還有仙人傳說,那麼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認為,這是一首遊仙詩。

遊仙詩這個名字大家看起來可能有點陌生,但是它的創始人卻是大名鼎鼎,那就是千萬學子的噩夢――《離騷》的作者,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之―――屈原!】

“屈子!”

天下文士沸騰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辭章瑰瑋,人品高潔,汨羅一躍更令當時後世無數人扼腕,是無數仁人志士心中的白月光之一。如今水鏡提起,並對他如此肯定,這說明他們和後人的情思是相通的啊!

說白了,楚棠講過的人,或來自幾千年後,或在魏在唐,東漢以前的諸人其實是不普知曉的,雖則讚歎,卻終究隔了一層。

但屈原不一樣,他是戰國時代的人。秦世不文,整個漢朝的文學就是籠置在楚辭之下的,而漢以後諸人學詩,又莫不是從詩騷起,如果需要一個詩人來打通這幾千年的情感通道,那麼非屈原莫屬!

猜中答案的曹植等人露出心領神會的笑容,愉快地喝了杯酒。

連劉徹都心情頗好,漢朝文士多學楚辭,他自己作詩也是沿襲楚歌形式,如今聽楚棠提起屈原,不覺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

“朕就說李白詩作多仙人故事,同《離騷》是一樣的嘛!”豬豬陛下驕傲地揚起臉。眾臣配合地開始恭維:“陛下慧眼如炬,臣等不及也!”豬豬陛下笑得矜持:"好說,好說。"

咸陽。

贏政的感情有一點複雜。當年七國征伐,楚國是秦國最強勁的對手之一,惠王時,張儀用計謀離間齊楚,而屈原卻極力維護齊楚聯盟,雖然後來張儀計謀成功,楚國最終也為秦所覆滅,但對於屈原這個楚國宗室,他卻不能說毫無芥蒂。

可後人卻將對屈原冠以“偉大”之稱,一個人的詞章,真的可以比帝國更長久嗎?

【大家知道,屈原放逐,乃賦離騷。《離騷》裡就有很多昇天入地的想象,可以說和"洞天仙境”的描寫十分相似。但除此之外呢,屈原還有一篇很重要的作品叫《遠遊》,主要描寫想象中的仙遊情景。

詩的開篇即說:悲時俗之迫陀兮,願輕舉而遠遊。因為有感於世俗扼殺人的自由,所以他想棄世而去,遨遊天際。很明顯,屈原之所以選擇遊仙,是因為塵世困厄,遭受挫折。

這世界好爛,好想成仙啊!】

明朝。

嘉靖深以為然:“是極是極!凡俗汙眼,唯有成仙,才能不為俗務所累。”

【從屈原開始,我國詩歌就有了遊仙的傳統,這一傳統一分為二,一個是表達成仙的快樂,即所謂“列仙之趣”,一個是借遊仙表達對塵世之憂,即所謂“坎填詠懷”。前一類在秦漢時期非常多,大家一定知道為什麼吧!】

以秦皇漢武為首的兩代君臣忽然有一種不好地預感。果然,彷彿印證似的,下一秒水鏡裡就傳來了楚棠歡快地聲音――

【因為秦皇漢武是修仙發燒友啊!】

【比如說,秦始皇三十六年,出現了一種天象,叫熒惑守心,也就是火星侵入心宿。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就是一種自然現象嘛!但古人覺得這是凶兆,說明帝王有罪。恰好呢當時天上又掉了塊隕石下來,深受秦朝暴/政之苦地百姓一不做二不休,在石頭上刻刻下一排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秦始皇知道了就派人責問當地百姓這事是誰幹的,但沒人承認,於是他就把住在那塊石頭周圍的人全抓來殺了,然後把那塊石頭給毀了,聽起來好像一點也不迷信。

但是但是,他心裡還是很慌,因為字雖然是故意刻的,但熒惑守心是真的發生了呀!所以奏始皇又命人作了一首《仙真人詩》,歌功頌德一番,又表明自己成仙的願望,求仙人賜藥,就……修仙人設不倒。】

她說得輕巧又歡快,但整個咸陽宮卻像颶風過境似的,上首的贏政陰沉著臉一聲怒喝:“放肆!”殿中的內侍臣子嘩啦啦跪了一地,哆哆嗦嗦,大氣都不敢出。

豪政的手按上腰間長劍:“始皇三十六年,朕還在世,這群黔首便敢如此作亂,朕若死了,他們豈不是要造反?!"

冷厲的聲音使得眾臣戰戰兢兢,跪在地上的內侍趙高捏捏手心,小心翼翼道:“陛下息怒,都是那些黔首無知冒犯陛下。陛下功高蓋世,富有四海,況且有我大秦的鐵騎在,何人膽敢造反?大秦必將越前朝偉業,開萬代之表!"

一番話說得贏政悄悄順心幾分,但卻仍不敢鬆懈。

楚棠來自後世,從來不會信口開河,怎麼會突然說他施行的是暴/政呢?他的所作所為,無一不

是為了大秦的穩定,為了大秦的基業能千秋萬代。

他的良苦用心,怎麼可能是暴/政?殿中一片寂靜,趙高得不到回話,心裡不禁開始打鼓,身子抖了抖,伏得更低了。

旁邊的李斯聰明地沒有糾結這個問題,而是提醒道:“陛下,那後輩還道,熒惑守心乃是自然現象。

贏政一聽也反應過來,微微凝神:“自然,自然而然,莫非是說,熒惑守心之象與吉凶之事無涉?"

李斯伏首,不敢回答。

贏政心頭巨震,握在劍柄上的手猛然收緊。漢朝。

董仲舒呆在原地,手裡的書稿啪地一聲掉到地上:"怎會如此……"他喃喃道。

作為當世大儒,他當然聽明白了楚棠的意思,可熒惑守心之象一直便是天人感應的最好佐證,楚棠怎麼能說,那只是自然現象呢?星宿動向,難道便能等閒視之嗎?

唐朝。

孔穎達分析道:"後世所謂火星,想來便是熒惑,熒惑侵入心宿,在後世看來,是正常的麼?"

一直信奉的道理被衝擊,眾人都有些恍惚。可諸位帝王在驚異之後,卻忽然覺得鬆了口氣,許久以來,天象災異便像塊時不時就會落下來的巨石懸在他們心上,強大如秦始皇都會惶恐,更何況其他人?/>好在,這塊大石頭稍稍挪動了。

【當然了,災異之說一定程度上可以約束帝王的行為,讓他們不至於太過肆無忌憚。但這是指腦子清醒的帝王,要碰上隋煬帝那樣的,一百次熒惑守心都白搭。】

唐以降的君臣一致點頭:說得沒錯。

【漢武帝的修仙事蹟比起秦始皇來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還專門衍生出了仙話故事。比如說,有個故事是這麼寫的:

漢武帝想成仙,於是去找西王母求長生不老藥,西王母一見到他就說,這藥我不能給你,因為你情感不純,心存□口。嗯……豬豬陛下反思一下自己在民間故事裡的形象。】

沉默,沉默。

沉默是今天的未央宮。

幾秒鐘後,反應過來的劉徹當即暴跳如雷:"汙衊!這是汙衊!!"什麼情感不純心存淫/欲,分明是無知小兒心存不軌謗毀君父!朕是那種沉迷聲色的人嗎?!

可惜,楚棠沒聽到,寫故事的人也沒聽到。

【連小說都編出來了,可想而知漢武帝的求仙之風有多盛。上有所好,下必從之,於是漢代很多詩歌都開始描繪仙境、追求長生,這就叫作列仙之趣。】

【但屈原並不是真正想成仙,因為他放不下自己的國家,他詩中對成仙的遐想,其實只是因為自己在現實裡身遭饞毀,心情鬱憤。

大家會發現,當時李白的處境和屈原其實是有一點點相似的,君王耽於逸樂,偏信小人,自己被奸佞排擠,不得不去國,所以他作出了和屈原一樣的選擇――遊仙。】

三國。

曹植點頭表示認同: “這一節說得在理,李太白所謂遊仙,不過是世俗失意後的追求,與屈子之旨契合。"

塵世愈困厄,愈發想要自由。

【但應該說,李白的遊仙其實也隱含了曹植式的追求。】

剛還在認真發表觀點的曹植一臉錯愕地抬頭:還和我有關???

一旁的曹操大笑起來: “我就說我兒大才,那李太白還不是取法於你?看來還是我比較厲害,畢竟我是你爹。"

曹植:槽多無口。

劉宋。

謝靈運驕傲地抬頭,雙擔粉的快樂你們不懂。【遊仙思想代代傳 ,自然也傳到了魏晉,三曹都昔寫過遊仙詩,曹植所作尤為豐富。

曹植的怨種經歷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吧!以建安二十五年為界,他的人生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前期熱烈張揚,後期抑鬱困頓,這也影響到了他的詩風。

建安二十五年,曹老闆病逝,他的二兒子曹丕繼位,在世子之爭中落敗的曹植,必然會遭到兄長的猜忌與打擊。

曹植普多次徙封,這還沒完,好哥哥仍然不放心他,還派遣監國官吏監視他的行動。後來曹丕的兒子曹睿繼位,也沒有對這個叔叔好一點,曹植的處境更加雪上加霜。

後期的曹植,一直都在艱危奢困中誠惶誠恐地生活著。】

三國。

曹氏父子的笑容僵在臉上,巨大的資訊量讓他們無法迅速反應過來,尤其是聽到自己悲慘經歷的曹植,幾乎不能將楚棠話裡講述的那個人與自己掛鉤。

還是曹操先回過神來,怒道: “曹子桓,老子一死他就翻天了是吧!”

沒有經過司馬門事件的曹操此時對曹植仍是寵愛有加,寄予厚望。這個兒子年歲尚小,但文采飛揚,聰明睿智,意氣風發,曹操幾乎不能想象他被□口,處處謹小慎微的樣子。

曹植被這一聲換回神志,下意識開口道: “父親,二哥或許是有什麼不得已……”

說到一半聲音就弱下去了,他自己都覺得沒有底氣。若如楚棠所說,他和二哥爭逐世子之位,那二人的兄弟情誼必生罅隙,無論誰取得最終的勝利,落敗的一方都不會好過。

但是……他小心地看了一眼曹操,原來父親,是更加屬意二哥的嗎?

"不得已?不得已就能兄弟閱牆?!"

曹操氣不打一處來,任哪一個父親聽到自己的兒子最後反目成仇都不會好受,他簡直想把兩個兒子一起揍一頓!

曹植默默無言,想起前些日子還同王仲宣等人在二哥府上對酒談詩,二哥後來真的會那樣對自己麼?

北宋。

蘇軾想到曹植的經歷不由得一嘆: “陳思與魏文帝本是棠棣,理應相親,可惜公侯之家,爭權奪利間消磨去多少真情。"/>

“天家無父子,何況是兄弟,可惜陳思王的濟世之志了。”

悲情的經歷,總是格外令人動容。

蘇轍忽然笑了起來: “反正我和兄長是不會這樣的,我們要學《詩經》,棠棣交輝!”兄弟嘛,當然要相親相愛,就像他和哥哥這樣!

【現實生活的侷促讓曹植格外向往自由的天地,由此催生了曹植式的遊仙詩。

“東觀扶桑曜,西臨弱水流。北極登玄渚,南翔陟丹邱。”他想像仙人一樣自由馳騁於天地之間。

曹植認為“崑崙本吾宅,中州非我家。”他想要“將歸謁東父,一舉超流沙”。

所謂“萬里不足步,輕舉凌太虛。飛騰逾景雲,高風吹我軀”。這樣自由、無拘束的境地都是曹植在現實生活中達不到的。

天地雖廣,他卻只在囚籠之中,對仙境的嚮往,實際就是對自由生活的嚮往。】未央宮。

劉徹居然很有共鳴:“塵世困頓,怎及得上仙界逍遙,若是朕,朕也想遊仙。”話音剛落,便看到底下的臣子一個個目光炯炯有神地盯著他。劉徹……

“看朕幹嘛?朕在認真談詩不知道嗎?”

眾臣.…

你最好是。

【根據這樣的文學傳統來看,李白在詩歌中對仙境的描繪,或許正是表達了他對自由之境的嚮往。長安雖然美,天子身側雖然榮耀,但他卻是被困住了,李白怎麼能被束縛住呢?

夢遊之中,寄託著他的追求。】中唐。

韓愈悠悠一嘆,吟道:“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太白是鵬鳥啊!”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一旦欲要展翅,廟堂怎麼困得住他?

【詩無達怙,換個角度,看法便會不同。《夢遊》一詩的奇特就在於夢境的不確定性。它可能是李白所向往的自由境界,也可能是他精神上迷惘失意的反映,甚至包含著他對長安三年一夢的嗟嘆。正因如此,這詩才在給人奇譎多變、繽紛多彩的豐富印象的同時,又啟發了多方面的聯想。

那麼,透過以上對夢境的解析,大家能聯想到出了一個怎樣的李白呢?】

如果您覺得《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www.51du.org/xs/367680.html )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新增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