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言情 > 直播初中歷史從人類起源開始 > 章節目錄 第47章 47. 第四十七課 推恩令

第47章 47. 第四十七課 推恩令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對這些在不可抗力下被送去和親的姑娘們的同情,讓李曉詩連吃飯都是懨懨的。

匆忙下線後,她花了一天時間把作業寫完,週日和同學們約著出去逛了一天,都沒再開啟電腦。

時間一拉就來到了又一週後。

這周李曉詩著重去向老師和同學們諮詢探討了一下漢武帝相關的事情,那些對著匈奴“重拳出擊”的文字和話語才讓那種一直似是而非的愁氣散了一些。

到了週五,李曉詩坐到桌子前,終於再一次打開了直播軟體。

“大家好,我來了。”

李曉詩拿出課本,坐得端端正正,直切主題:“這節課我們的主題是: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

劉徹稍一挑眉,不由地也跟著坐直了一些,面容稍整。

聽自己的事蹟,總要嚴肅一點的。

雖然從之前的五千年中已經看到了他大概的功績,但還沒聽過細講,總歸不是那回事。

他衝還在宮裡的臣子們都揮了揮手:“都先回去吧——”說完,他又叫住衛青,“帶上朕的去病好好看看今晚的課!”

衛青:……

衛青:“是。”

自從知道了霍去病的身份,他家陛下就總喜歡這麼來兩句。

這時,李曉詩慣例地說起了開場白:“在華夏曆史上,漢武帝是一個非常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是他讓漢王朝變成了‘強漢’,對中央集權制度進行了鞏固和完善。那麼,強漢是怎麼樣崛起的、他又採取了什麼樣的措施來做成這些呢?”

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劉徹雖然還在端皇帝架子,但這會兒也忍不住露了點喜色出來,畢竟他還年輕,還沒到那種喜怒不形於色的深沉境地。

揮揮手催大臣們趕緊走,劉徹又鬆了架勢。

沒人看著了,那自然就是緊著舒適的坐姿來。

強漢崛起。

在前頭幾輩的時候都是“虛弱”的、靠和親納貢勉力維持和平的虛弱漢王朝,終於開始往強漢轉變了。

都是他的功績。

父皇他們也都在看著吧?

嗯,希望他死去的奶奶也在看。

劉徹心裡生出些暢快的喜意。

李曉詩:“剛剛我們的開篇問題上也說了,漢武帝是一個非常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那這一點具體從哪裡體現的呢?從我們‘現代’的評價來說,漢武帝是幾乎可以和秦始皇齊名的一位皇帝了。”

“秦始皇我們都說過了,大家應該對他的瞭解比之前更深了不少——秦始皇嬴政,他身為千古一帝,雖然治國方針霸道專橫,但站在後世朝代的角度、長遠地來看,他對中華民族的功勞是無可取代的,他的功績對於華夏的封建帝制來說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而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位皇帝,他是經常被拿來和嬴政放在一起談論的一位!那麼他到底為什麼總會拿來和嬴政放在一起說呢?”

李曉詩露出一個甜甜的笑,標準的八顆牙齒,報幕一樣:“今天的主人公,我們的漢武帝,劉徹——他是西漢繼高祖呂后文帝景帝后第四位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皇帝。”

劉徹:恩恩,繼續繼續。

別停。

李曉詩語氣十分官方:“如果說嬴政的功績之一在於開創了封建帝制、他所開創的這項制度,經過漢朝劉邦、呂雉、劉恆、劉啟的代代努力下終於逐漸被穩固,那麼劉徹就是完美地接過了這個接力棒、帶領著漢王朝邁入了一個嶄新的篇章的人。”

“我之前刷影片的時候看到有人說起過,說如果沒有了劉徹,就連始皇帝的功績可能都要大打折扣。因為始皇開啟的文明沒有被鞏固,那很可能會在不是道什麼時候起就散了,重新恢復周朝那樣了!”

“始皇統一了疆土,確立了制度,劉徹這裡就是徹底統一了思想。他們兩個一樣開闊版圖、一樣玩弄政權、華夏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可以說都是他們弄出來的東西,後世的封建統治就算再變,也都是在他們的框架裡改。修修補補,始終是換湯不換藥。所以才會有秦皇漢武的說法,他們兩個也才經常被放在一起討論。”

把別人的觀點加以理解然後複述過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李曉詩說起這些的時候,因為專業詞彙太多,所以就算是自己的語言,也總有種棒讀的感覺。

“我之前自我介紹過,說我是漢族人——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華夏,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生存的!漢族,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民族,我們的‘漢人’,也就是從這裡來的。”

劉徹心裡驕不驕傲高不高興都另提,反正秦朝這些人是高興不起來。

就算聽到了李曉詩把他們陛下誇成了無可爭議的千古第一人,他們也高興不起來。

實在是摘桃的說法太深入人心了。

……我們開創的帝制,在你們老劉家手裡大放異彩,是什麼值得讓人高興的事嗎?怎麼聽怎麼鬱悶啊!

嬴政倒還好。

這個劉什麼徹的,遊戲記錄他也看了,確實是個有手段的。

但、劉徹祖宗都是他的“兒子”了,再多個兒子又能怎麼樣?

反正後世人隨口胡說八道,也早就見識過了。

不如聽政策來得實際。

李曉詩的聲音從天幕中傳來:“這節課依舊和之前一樣,要分成好幾個小版塊來具體分析,它們分別是:‘推恩令’的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鹽鐵專賣以及北擊匈奴。”

“那我們就先來從第一個說起吧!”

關於這樣細說自己的政策,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如臨大敵,家底都要被掉了,但劉徹是不以為然的。

說就說唄。

推恩令這種東西,就算說了又能怎麼樣,那些人還能不接受嗎?那他們的兒子願意嗎?

這本來就是玩的陽謀,說了也沒什麼,他從來就不懼這個。

李曉詩聽不到他的心理,但就算聽到了,她也還是要繼續說下去的:“這還得從上次的課說起。之前我們說過漢朝用的是秦朝的制度,沿用的除了皇帝制度以外,還有郡縣制。但是漢朝的情況和秦始皇時候又不一樣嘛,因為劉邦在天下還沒統一,秦末打仗的時候,答應了要給功臣們分封的。”

秦漢不分家,這一點所有的觀眾都已經深刻認識到了。

但劉邦分封,李曉詩之前確實沒說過這個。

除了西漢以及這些清楚這段歷史的人,許多其他觀眾都有點迷茫了。

分封制,那不是周朝的事情嗎,東周分成春秋和戰國,跟這個制度就有一定的關係吧?劉邦怎麼還用?

嬴政則是神色微微一動。

王綰也立刻睜大了眼。

……原來是這樣,原來還可以這樣。

“西漢初期,那和始皇帝的時候是不能比較的,始皇帝可以以鐵血手腕強行要求在全國推行郡縣制,但是西漢初年是什麼情況,大家也都知道啊——那是很艱難的。土地和人民都已經沒有了活力,連匈奴都沒得打了,甚至要用納貢這種屈辱的方式。”

“連國家的安定都要靠女子的婚姻來鞏固了,那還能說什麼呢?這不正說明了,這個看似剛剛完成了一統的大王朝、正亟需休憩嗎?哪怕這個和平是虛假短暫的和平,儘管匈奴一邊拿錢一邊拿人、還要在邊境擄掠搶殺百姓,漢王朝也都不能再興起戰爭了。”

李曉詩小臉嚴肅,認真地分析著漢初的局勢,“那個時候的大漢王朝就像是一頭受了重傷的獅子,在用和親女孩和邊疆百姓鮮血蓋成的‘長城’這一邊爭分奪秒地休息回血。”

“到了這個時候,那都不是打不打得過的問題了,而是真的打不起。如果這個時候又要強行按照秦法來沿用完完全全的郡縣制,再起了什麼內亂的話,那該怎麼辦?所以漢高祖在西漢採用的是分封制和郡縣制並行的政策。不過雖然穩定住了當時的局面,也同樣給漢王朝留下了持續很多年很多年的麻煩和隱患。”

從聽到“分封”的時候起,嬴政就已經猜想到了後續的麻煩。

他為何不用分封改為郡縣?不止是不願意把統一的國土分給其他小國,更有為了避免那些麻煩的原因在。

但話又說回來,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問題,一個時期也有一個時期的辦法。李曉詩說得不錯,他能夠推行這政策,和他本人在這裡也是分不開的,如果換一個人來,未必能有這樣的效果——所以他之前才會那麼急。

但現在,知道了急於求成不僅不會幫助大秦延續國運,反而會讓大秦早早夭折。那他就不會再那樣做。反正一直以來都是在嘗試,另外嘗試其他的方法也沒什麼不可以的。所幸知道得不算晚,還有時間,他還來得及去改變去和緩。

只是現在聽到李曉詩這樣說,他又突然來了點興致,為那個被李曉詩說成是能夠和他並稱的“漢武帝”。

如果換成是他身在西漢“文景之治”後面對這些因為分封帶來的麻煩,嬴政自忖是能夠解決的。但不知這個所謂的和他一起“制定封建王朝規則”的皇帝,又是怎麼樣去解決的?

隔著遙遠的時間長河,嬴政罕見地有了種“原來這個世上並非只有自己一人”的感覺。

自古皇帝多寂寞,站的高度越高,眼中所見到的風景也就自然不同。

漢武、還有之前遊戲中排名靠前的幾位皇帝,誰眼中的風景是與他最為接近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相比遊戲中那位獲得滿分、作為皇帝來說幾近完美的“唐太宗”,嬴政對這個只看遊戲記錄就知道在現實中會受到多少人詬病的漢武皇帝,興趣要稍微更濃一些。

畢竟誰還沒捱過罵呢,都是在史書上要被罵的人罷了。

在嬴政擱筆端茶的時候,李曉詩的話也成功拐進了主題:“在西漢初年,統治者採取的一直都是輕徭薄賦的核心政策,又把一些士兵也給放回家,鼓勵大家種地。這樣確實能夠休養生息,但也讓中央統治者實力薄弱了很多,控制不了地方了。為了讓國家喘口氣,他們沒有強大軍隊、沒有足夠的錢糧——可是那些分封出來的諸侯國就完全不是這樣了。”

“那時候諸侯王們的勢力都很強大,地方上的各種豪強也都發展得很好、他們各種兼併土地,暴斂財富,魚肉鄉里,甚至能和朝廷叫板了!而且諸侯王們還敢公開反抗朝廷派下來的官吏,這就可以證明他們‘休養生息’得有多好了。”

“喏,這個就是在當時的一位諸侯王墓裡出土的東西,是金縷玉衣。”李曉詩把課本拿起來,給鏡頭看書上的插畫,“這是用金絲穿玉片編制而成的,一件衣服上大概花了兩千五百多塊玉片,金絲都達到了一千多克呢——在當時漢王朝全民都需要發展的時候,地方的諸侯王已經富到了這種程度!”

觀眾們紛紛愕然。

上一次好像才聽過,說文帝的媳婦還得自己織布,文帝住的宮殿都沒修過,還是上一任修的,但這……

諸侯王:……

這件金縷玉衣的主人中山王劉勝:……

挖墳還要拿出來說,不知道避諱的嗎?

還要拿這些來把他們當做反面對照!

李曉詩撇嘴,現代遵紀守法的人對任何時候的這種目無王法的行為都是十分不屑的,特別是這些人藉著和親納稅的遮擋得以發展,然後還在家裡作亂——你們那麼牛,怎麼不去跟外邊的人鬥?就會窩裡橫唄?

她毫不客氣,一針見血:“在輕徭薄賦的政策之下,西漢王朝確實迎來了很難得的喘息的機會,但也正因為這樣,這些不屬於朝廷的勢力才能順利地發展起來,還發展得這麼好!他們的存在,可是直接導致了當時社會秩序十分的混亂,搞得王朝都動盪了。”

“這種隱患的第一次爆發,就是在漢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

劉邦臉色難看起來。

他知道分封會帶來一定的麻煩,但沒想到之前在天幕上看到的七王之亂真的是分封導致的,雖然知道後續是劉徹繼位,證明這個七王之亂沒有帶來滅頂的災難,但還是讓他一時有些牙疼。

那能怎麼辦呢?封都封了啊。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不封才會出問題。一時有一時的方式,現在他只能這麼做。

要不,先看看這個後輩是怎麼著搞的?

李曉詩道:“因為當時景帝也意識到了諸侯王們的威脅,於是聽取了大臣晁錯的建議進行削藩,奪去了一些諸侯王們的封地。但這行為就讓諸侯王們不樂意了,誰願意被搶走土地和財產?然後吳楚等七個國家舉兵叛亂了。”

觀眾:哇。

說叛亂就叛亂,看來是真的有兵啊!

李曉詩:“他們當時打的是‘清君側’的名號。朝廷上下都在逼迫漢景帝處置提出削藩建議的晁錯,景帝迫於無奈只好把晁錯給殺掉了——但是那些人都已經開始叛亂了,肯定沒有因為這樣就放棄啊!”

“最後漢景帝在周亞夫的幫助下,這場七國之亂終於平定了。景帝重新讓國家恢復了安定,並且藉此機會,也成功收回了諸侯王的軍權,使得中央對地方的統治把控得更加好了。”

“文景之治從呂后開始,到景帝結束,這二皇一後成功讓這片飽經戰亂的土地重新長出綠芽,讓飢寒無衣的百姓吃飽穿暖。”說完小故事,李曉詩開始發揮寫作文的功力搞排比句做總結了。

“有了文景之治,之後武帝才有了發揮的第一桶本錢。但就算是這樣,也還是掩蓋不了分封制帶來的壞處。那些頂著諸侯王名頭的各路王,還有那些吸著全國百姓鮮血發展起來的豪富們,是真真正正的國家蛀蟲。他們目無王法,甚至還舉旗造反。所以,削藩是肯定要削的,漢武帝這樣一個皇帝,肯定是忍不了他們的。所以他就推行了‘推恩令’。”

還不等大家感慨景帝為什麼要殺晁錯、周亞夫好厲害,以及對這個“推恩令”的內容產生好奇,李曉詩就繼眼神極好地在螢幕上的彈幕中發現了一條吸引她目光的。

她“喔”了一聲,唸了出來:“周亞夫可以說是一手幫了漢景帝把王朝挽回來了。可是漢景帝在用完周亞夫之後,卻沒有心懷感念,甚至最後把周亞夫也殺了——這也是提起文景之治,漢景帝始終要低漢文帝一頭的原因之一。殺晁錯,殺周亞夫,也是漢景帝這個人的汙點所在,忘恩負義。”

彈幕又飄過一大片為啥要殺。

李曉詩:別問為什麼,她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殺啊!

這時,那個給她科普這段事的人又說話了。

【漢景帝殺周亞夫,我認為和他自己的看法有關。《史記》記載,漢景帝對此曾自言自語: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也就是說,漢景帝其實是擔心他兒子駕馭不了周亞夫。】

當李曉詩念出這句話,不止李曉詩自己無語了,許多人也都跟著一起無語了。

後世的皇帝大臣文人墨客有識之士等等觀眾齊齊沉默。

連帶前世的一些觀眾們也都忍不住生出了一種滑稽之感。

劉徹:……

我覺得,老爹,你是不是小看了我那麼一點點?

李曉詩:我覺得,景帝,你小看了你兒子那麼億點點。

劉徹嘆然無語。

就算周亞夫不是個什麼好東西,就算他自己登基的時候還不能親政——

好吧,好像確實不合適。

但不管怎麼樣,就他現在來看,那隻區區一個周亞夫啊!

他隨便拿捏好吧!!

劉啟:……

有點尷尬。

不多,也就那麼億點點吧。

他也沒想到天幕還能把這種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給扒拉出來說說啊。

如果您覺得《直播初中歷史從人類起源開始》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www.51du.org/xs/367757.html )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新增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