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言情 > 直播初中歷史從人類起源開始 > 章節目錄 第81章 81. 第八十一課 功

第81章 81. 第八十一課 功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弄清朱元璋早就跑歪的關注點,李曉詩破天荒地在直播課本的時候沉默了。

十幾秒後,她哭笑不得。

“……嗯嗯,還給我啦,大家還說以後有什麼集體活動都不叫他一起了。”雖然放輕了聲音在解釋,李曉詩還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感覺像是被什麼長輩盤問是不是被別的男孩兒扯頭髮拽裙子了一樣。

語速很快地交代完,她欲蓋彌彰地咳嗽兩下,繃著小臉正經道:“咳……好了,不要講課本無關的內容呀這位同學!”

得到了想要的答覆,朱元璋也滿意了。根本沒在意李曉詩這假模假樣地“教訓”,只隨意哼哼兩聲就由著她了。

“還有沒有誰有什麼疑問呀?”李曉詩看向彈幕,又問了一遍。

楊堅有點猶豫。

他想問隋煬帝到底是哪個兒子,是不是楊勇,或者又是什麼其他的。

但又覺得,就算現在不問,之後也都會知道的,而且還是很快就能知道,畢竟現在是大隋的“主場”。

可一旦有了這種“馬上就會知道”的前提,他發現自己又不想知道了,還有點想把時間門停在現在,感覺聽下去會心梗。

那叫一個糾結。

見彈幕一片平和,似乎真的沒有什麼人對上一段的內容有其他的問題,李曉詩就也不再問,順利過渡到了下一部分的內容。

“那我們接下來就來談談隋煬帝的功過吧。本課第二部分的內容,就是‘開通大運河’。”

她道:“在我們現代呢,會有很多古代流傳或沿用下來的一些東西,被稱為文化遺產,更厲害一些的就是世界文化遺產——就好比我們這裡很多人都知道的,華夏有一條運河是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第四十六個世界遺產的專案,它就是京杭大運河。”

李曉詩說到這兒,楊堅很是覺得意外。

世界文化遺產,這個詞語不新鮮,因為在遊覽長城的時候李曉詩就說過了,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也在當時誇了他是一隻在修長城的。

可現在,隋朝的課中,講隋煬帝功過的部分中,李曉詩說起了這條世界文化遺產的河……

這話的意思……難道是說,這個京杭大運河,是他的下一代、那個不知道是他哪個兒子的隋煬帝搞出來的?

搞了個某種意義上能和長城放在一起談論的“文化遺產”?

像他一樣想的不在少數,畢竟李曉詩在這個時候說起這些,就很像是——但她卻沒給他們多想的空檔,立刻就把觀眾中這種剛冒出來的想法給澆滅了。

“但是,大家要清楚的一點是,京杭大運河和隋唐的這條大運河是不一樣的。”

她說道:“真正意義上第一次南北貫通的大運河確實是隋唐時期開通的,也就是這一條隋唐大運河,但我們現在的京杭大運河,其實是之後朝代的。”

先把容易引起誤會的內容給明確,李曉詩才繼續說:“那為什麼隋朝時候,要開創南北貫通的大運河呢?之前的秦漢就沒有這種需求嗎?”

觀眾:是啊,為什麼啊?

秦皇漢武,那不都是喜歡搞這種大工程的皇帝嗎?又修路又建長城又開渠的,為什麼他們不去做呢?

秦皇漢武:別cue,是真沒需求。

看到觀眾的疑問,李曉詩點頭:“是呀,秦漢時候的確是沒有去弄運河,因為他們沒這個必要呀。”

“寒假前的晉大家還記得嗎?”她問,“晉的時候,八王之亂,五胡十六國出現,西晉的很多貴族南下避禍,又帶去了大量的北方移民,這才讓一直被忽略、地廣人稀的南方發展了起來。在晉之前、秦漢的時候,南方根本就不重要呀,當時華夏的經濟、政治,社會等所有的重心都是在中原地帶的——是有了東晉時候南方的開發,才有了南北互通的必要性。”

李曉詩說了一,一些觀眾識文知字,又聽了這麼久這麼多“政治”上的內容,自然能夠做到舉一反三,當下便頷首。

之前一統,南方落後,沒錢沒人,也沒必要去花大精力管,很好控制。

但經過東晉和南朝的數百年,南方人多了、錢多了,現在隋朝又再次一統,兩地分裂已久,想要重新管控,確實不是個容易的事,必須要加強往來。

“為了加強南北交通,為了鞏固隋王朝中央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決定要開鑿這一條運河。”

李曉詩:“在古代華夏,河流水道要比陸地交通更便捷和迅速,但我們有名的兩條水道,黃河長江,都是自西向東流的,沒有一條是南北貫通的,這個也和我們的地形走勢有關,地理的相關影片上講過的哦——所以想要這樣的一條河,只能人工開鑿。”

“公元605年起,隋煬帝依靠隋王朝已有的經濟實力,在全國徵發了幾百萬的人,投入到了這條運河的開鑿中。”

“最終,一條被我們成為隋唐大運河的運河成功修建了起來。”

“它的最北邊是涿郡,嗯……也就是上次我們去的、我們現在的首都;中間門過洛陽、南達餘杭。”

“這條運河長達兩千七百多公里,溝通了長江黃河兩大河流,連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等大水系,一共分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

“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政治統治,也促進華夏南北兩地經濟文化等的交流。”

“從此,天下轉漕,仰此一渠。”

“也才有了隋煬帝‘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膏脂是此河’的說法。”

還沒從這條河的意義中回過神來,楊堅就聽到了這句話,他有點沉默。

嗯……

是,不管怎麼說,徵發幾百萬民夫的確多了點,但如果這條運河建成,對大隋、對華夏的意義都是很深遠的。

——雖然、雖然它之後廢棄了,雖然隋煬帝“取盡膏脂”……

但也不至於就此亡國吧。

雖然……雖然殘酷了一些,但正像漢武,接手的王朝實力是有的,所以,即便他們做得過火了一點、敗家子了一點,也不至於亡國。

畢竟漢武會花也會賺,他這個兒子麼……

“取盡膏脂”,某種意義上也算是一種賺吧。

楊堅覺得,這還在他的承受範圍內。

所以心態還算穩。

李曉詩已經說到了下一個部分。

既然要說功,那就把功一起說,中間門不留答疑時間門了,最後再留。

“大家都知道魏晉時候的人才選拔標準以及朝廷用人情況麼?我們當時有說到過一句話。”

聽到了最關注的部分,嬴政終於開了口,與李曉詩互動了一下。

他沉吟片刻,啟唇應答:“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對!就是這一句。”

她笑:“魏晉南北朝時候那個叫九品中正制,是根據中正官對人才按照出身和品德等進行考核和定級,再授予官職。三國和魏的時候這種苗頭已經出來了,到了晉和南北朝,更是連皇權都是被掌握在世族大家手中的,所以管理的選拔就更被這些貴族們壟斷了。”

“選官用人都是看出身門第,才能什麼的反而沒那麼重要,世家大族的弟子們只要門第合格,直接就能當官。導致很多寒門子弟得不到學習的機會,而且即便有才,也沒辦法出仕。”

李曉詩說道:“我們剛剛也說了,在隋文帝的時候,他就已經重新制定了一些官員制度,也就是咱們後世用了很久的三省六部制的雛形。但在官制改革的時候,他其實還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

“為了打破世族等對朝政要職的壟斷,隋文帝有意識地去公平提拔各階層的人才,注重考察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了考試選人的制度。而在隋煬帝的時候,他對這種選官更為注重,要把權利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開創了‘進士科’,進士科的創立,也標誌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

李曉詩大致地介紹了一下什麼是科舉制,又道:“科舉制的具體內容的流程分析等,我會在直播結束後找一些資料和影片上傳到平臺,大家自己支付積分換取就可以!現在我們來說一下科舉制的影響。”

聽李曉詩說的籠統,但又補了一句,原本還打算繼續問下去的嬴政這才舒緩了眉宇,回到了一開始旁聽直播主處理政務的狀態。

李曉詩:“科舉制的創立,是華夏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個重大變革。它把讀書考試做官等幾個環節緊密聯絡在了一起,不止加強了皇帝在任用人才和選官上的權利、擴大了人才選拔的範圍,更讓越來越多有才學的人能夠透過這個渠道參與政事;徹底打破了貴族世家等上層階級對政事的壟斷,推動了社會階層的流動,也讓社會上逐漸形成了讀書的風氣、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和繁榮。”

“隋朝開創的科舉制度,成為了之後歷朝歷代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維持了約一千三百年。”

楊堅怔然。

大運河,科舉制,都是於千秋有利的。

這樣看的話……那豈不是,在後世的史書上、他這個不知道具體是哪個的兒子,或許是能像秦皇漢武那樣……功大於過的?

對此,李曉詩沒聽到他的心聲,如果聽到了,一定會在愣怔過後,很友好地笑一笑,然後對這位隋文帝重複一遍:隋二世而亡呀。

作為“二世而亡”的“二世”,還說什麼功大於過?

嬴政功績大吧?一統改制等等,那是真真正正的惠及千秋。但是呢?還不是被架在華夏兩千多年的歷史上、被人民和統治者一起,罵的狗血噴頭。

劉徹功績大吧?擊匈奴不談,他也為後世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構架好了執行的程式。但是呢?窮兵黷武巫蠱之禍這些還不是讓他和嬴政一起,被高高抬上了“暴君”臺子。

這還都不是亡國的那一世君。

他們捱罵,被罵的是他們殘酷、他們無情,他們把百姓和子民都當做與天下博弈的棋子,所以他們註定會捱罵;但他們留下的東西,卻實實在在讓這片土地的運轉越來越順暢,用了千年都不曾被拋卻。

而且,說句不好聽的,秦皇漢武那麼多不顧民眾只為千秋大業的操作,也沒讓國家真在自己手裡亡了,但——隋煬帝呢?

二世而亡這四個字就足以成為對一切“隋煬帝功大於過”、以及“隋煬帝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等稱讚的、最有力的回擊了。

更何況,世界文化遺產的京杭大運河也跟沒什麼大關係,就連這個隋唐運河也多是在前人的渠道上重新修整、而科舉制的最開始雛形也是從楊堅伊始的,而哪怕是在大業五年,那個巔峰的數字下,所放著的一切東西,也都比不過他隨便隨意地“揮霍”。

李曉詩說著:“既然要說隋煬帝的‘功過’,那就不能只說‘功’、不談‘過’;作為隋煬帝‘功’的運河和科舉制我們都說過了,就來說說他的‘過’吧。”

“雖然隋二世而亡,但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隋煬帝也不是完全的昏君,”她道,“他是有雄心壯志的,而且也確實有在為他的目標去做——年號大業,就能看出他的想法了吧?”

“大業五年的時候,隋的在戶人口已經達到了八百九十餘萬戶。”這就是那個巔峰的數字,遠超前朝,後世也是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後,才重新能達到這個數字的。

“是不是很富有?”

這個數字讓無數觀眾都吃了一驚。

即便一直壓著自己的心,告訴自己不能太激動、不然大起之後的大落,怕是要承受不住——楊堅也依舊被這個數字震得眉毛微微挑了起來,心情一時激盪。

——多少?!

八百九十萬餘戶!

天知道大隋剛建立的時候只有多少百姓,這、這,這……人口就是國力啊!!

扶蘇也羨慕起來。

好多人。

八百多萬戶,摺合下來,人口總數要比大秦多出一倍還多吧?

大秦現在好缺人啊……

李曉詩先是丟擲了個證明隋煬帝“功”的數字,感覺前邊的已經講夠多了,然後狡黠一笑,準備來欲抑先揚的‘抑’了:

“我們接下來可以再好好地瞭解一下隋煬帝這個人了。”

“看看他是怎麼樣,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門內,把這樣富裕的一個國家給敗得一乾二淨。連帶著到大唐的高祖的時候,人口也都只剩下了兩百萬餘戶。”

楊堅:……?

似乎沒聽清李曉詩的聲音,他的思緒遲滯了一瞬,緩慢地處理了一下腦中接收到的音節,然後驀地,心口一痛,面色蒼白起來。

……多少?

……還剩下多少?

獨孤伽羅握著他的手,心疼不已。

她一邊拍著楊堅的後背幫他順氣,一邊皺著秀麗的眉看向天幕,遲疑了一瞬,問出了楊堅想問很久都沒問出口的話。

“……隋煬帝,是隋文帝哪一個兒子?”

看到這條疑問,李曉詩一愣,然後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哎呀,我都忘記說這一點了。”

課本上一直沒提隋煬帝的名字,就像劉徹那時候只有漢武帝一樣,所有的都是“隋煬帝”,完全沒說名字;更不像他爹楊堅那樣,還說了“楊堅就是隋文帝”,所以這麼講下來,李曉詩竟然也忘記了——在隋煬帝時期之前的人,應該都還不知道他是誰呢。

道完歉,她乖乖回答問題。

“隋煬帝,叫做楊廣。”

如果您覺得《直播初中歷史從人類起源開始》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www.51du.org/xs/367757.html )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新增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