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生頻道 > 少姝的山水 > 章節目錄 第134章 第5章 太原王氏溯源

第134章 第5章 太原王氏溯源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從沒見識過這種開解人的法子,聽少姝說完,少嬋已笑得彎下腰去,嘴巴張了好幾回,終究也沒說什麼。

少嫆心裡暗自欽佩,尋思著少姝姐姐連狼都不怕,她還會怕人麼?

穿過三三兩兩的人群,郭家兄妹行至一架臨時搭建的涼棚下面。

涼棚由四根圓木支撐著,用粗麻繩捆紮結實了,上鋪葦蓆,可卷可展,烈日當頭時好作遮擋,可比大樹蔭涼,同時又不阻空氣流通,似這些實用的活計,難不倒洪山上的能工巧匠。

棚下端坐著的,是賈敏求夫婦,思霓與尹橫相陪品茗。

子猷忙領弟妹們上前逐次問安,見尹橫紅光滿面,聲朗氣清,諸人俱呈愉逸之色。

眾人坐定,賈敏求問及子猷他們今日的行程見聞,子猷約略述說了一回。

“前日,洛中同僚有書信來,言道中散大夫嵇叔夜似已行至界休一帶,然遊歷行蹤極之隱秘,邑人皆難親睹其風姿啊。”賈敏求嚥了口香茶,閒閒道,“若到了本地,上巳節盛況如斯,不知先生可有意願一觀。”

“上至寺廟,下至池邊,遊人如織不計其數,”劉氏卻不以為然:“就是真來了,也不見得你能認得他吧。”

“欸,此婦人之見。”賈敏求斷然否絕。

少姝嚇一跳,這夫婦倆在人前說著說著也能直眉瞪眼?

細看之下也不盡然,只見劉夫人白眼以懟,縣令筆挺的肩背即刻萎頓了三分,許是兩人平日如此相處,配合默契,習以為常了。

少嬋的視線恰好轉了過來,與少姝撞到,眼底閃過幾絲頑皮笑意。

“我是說,”賈敏求好脾氣地說道,“先生不同於凡夫俗子,假使沒在人堆裡,保管夫人你一眼便能找到。”

念及叔夜先生臨別囑咐,子猷也含糊其詞地應了聲:“是啊,如能與之一會,實屬三生有幸。”

“淮南三叛後,大將軍多次表露過徵辟嵇叔夜的意願。畢竟,中散大夫的閒職,難與先生高才匹配。未料他早早說了些絕世隱居的話,託詞不就,避地而走,看來,已無人能更改其志了。”聽賈敏求的語調,隱隱夾雜著些許欽佩和擔憂。

“啥是淮南三叛?”少嫆悄聲問。

子獻無奈,稍稍側身過來,壓低嗓子告知:“淮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過三次兵變,分別為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及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皆為司馬家所平定。”

(淮南三叛:發生於曹魏後期,起因為司馬氏奪權專政而引發的兵變,王凌之叛發生於公元251年四月,毌丘儉文欽之叛發生於公元255年正月,諸葛誕之叛發生於257年五月—-258年二月。)

“怕只怕,在大將軍那裡,不會輕易過的去。”馮粲說得輕描淡寫,在坐聽者無不心中一凜。

“也罷,先生既無意現身,旁人也別大張旗鼓,去攪擾雅興了。”

場面一度陷入冷清,兄妹幾人更無多言。

“連日不見了,少姝姑娘貌似竄高了好些。”賈颺熱絡招呼道。

少姝嫣然一笑,俯首代答。

“少姝姑娘,你且上前來。”劉氏慈藹地招手示意。

少姝抬頭,顧盼左右的少妍和少嫆。少妍無感,不露聲色,少嫆卻以十分憐憫的眼神望著她,撫慰姐姐還得額外費心周旋。

她不敢多有遲滯,小步移至劉氏跟前。

不曾想,一把被劉氏抓住了手,輕輕地摩挲起來,問道:“孩子,幾歲了?”

“回稟夫人,我十一了。”少姝心下難免生疏,輕聲答道。

“生日是幾月?”

“在二月。”

“唔,你這不是實打實的歲數麼,”劉氏視線轉向思霓,笑道,“豈不是才過不久?”

說著,她從頸間內襟裡摸出一隻藍田玉桃,解了銀鏈子,便要往少妹身上戴。

少姝一驚,不覺退後了半步:“小女不敢領受。”

“不妨事,就當是嬸嬸補送給你的生辰賀禮。”劉氏語氣親暱,卻很堅持。

見母親向她微微點頭,少姝這才輕籲口氣,躬身施禮拜謝。

劉氏又客氣道:“難得今日齊聚,為侄兒侄女們略備了幾份薄禮。”

幾位侍女即時端了上來。

馮粲清清嗓,在旁有板有眼細說道:“子猷公子,這套文房四寶,是縣令和夫人親選的,筆是取自崇山絕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筆頭長一寸,管長五寸,鋒齊腰強;墨是取自廬山松煙,代郡鹿膠,十年以上強如石者;紙是取自東陽魚卵,虛柔滑淨;硯是取自煎涸新石,潤澀相兼,浮津耀墨。”

眾人聽呆了,面面相覷,受寵若驚,子猷大為惶恐:“我兄妹不才,敢承縣令及夫人這般破費,在下等受之有愧。”

“子猷啊,文人雅士,理當筆墨伺候,再尋常不過,有什麼破費呢。”賈敏求笑答。

“賢侄切勿推辭,你們錦心繡口,再有筆墨用起來順手,就更能寫就麗句清詞了,這些東西放我這裡,才是暴殄天物。”劉氏應對自如,透著些許滑稽之意。

郭家兄妹們忙齊齊離坐,恭謝縣令夫婦饋贈佳品。

“好了,都別在這耽著啦,思夫人說早起便在水邊擺果備酒,拭席而待了,趁著青陽風和,快快趁興遊樂去吧!”賈敏求知情示趣,連聲催促道。

聞言,大家緊繃的面龐倏然明亮鬆快,已將按捺不住了。

思霓先笑著起身道:“既如此,民婦和子侄們少陪了。”

縣令夫婦客氣地離座恭送。

賈颺身為華巖書館門下,自告奮勇要求同往。

賈敏求苦留一坐靜坐的尹橫,情急道:“尹老,稍待我等便要下山去了,咱們分別有年,不如再多說會兒體己話吧?”

尹橫不好推辭,欣然應允,目送郭家子弟們拜別離開。

“在界休,郭家地望素高。文帝作魏王時,曾將有道先生等二十四人旌表為二十四賢,華巖館歷來俊彥輩出,地方上的達官政要無不另眼相待。”身為主簿,馮粲上任後很是做了些功課。

(二十四賢之旌表:見《集聖賢群輔錄》記載,東晉陶潛所撰。)

“美士曰彥,昔聞有道先生身長八尺,容貌魁偉,善談論,美音制,士人傾心,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如今見子猷兄妹們,容止學養出眾,才德卓犖不凡,蓋有其祖遺風。”賈敏求更不惜溢美之詞。

“且不說郭家子弟們,那子猷的媳婦王氏,年紀雖輕亦是方寸泰然,雅靜從容,殊不愧士族風範。大家小戶的分別,從待人處事上,一眼可見端倪。”劉氏緩緩道。

“論及太原王氏與郭家的淵源,也是始自有道先生的人物品鑑。”賈敏求轉向尹橫道,“說起這個,尹老比起在坐的都要清楚。”

(太原王氏:中國漢朝至隋唐時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姬姓,分為太原郡祁縣王氏與太原郡晉陽縣王氏兩支,早期史書並未記載祁縣王氏和晉陽王氏有血緣關係。)

“是啊,想當年,太原郡內,名士大族、地方大姓,不管是爭衡當地還是進取朝官,甚至於籌謀家族前途,多需借有道先生賞鑑之途。”尹老打開了話匣子,“而在他品評計程車人中,漢末最為顯貴的是祁縣王允,實為幷州士族的冠冕人物。”

“哦,是剷除董卓的王司徒?有道先生如何評價他的?”劉氏身在官宦之家,多少也對前朝往事略知一耳。

(王允:字子師,太原祁縣人,即今山西祁縣,東漢末年大臣。)

“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這是有道先生原話。舉孝廉出身,出任過豫州刺史,勤政愛民。大將軍何進闢為從事中郎,遷河南尹。董卓擁立獻帝后,拜太僕、尚書令、司徒,後密謀刺死董卓。初平三年,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攻破長安時兵敗殉國,觀其一生,恰如有道先生所言啊!”尹橫感慨道。

“後人王凌繼踵於後,風節格尚,然失利滅門,至宗族塗地,嗚呼哀哉。”事關朝局,賈敏求點到即止,不再多言。

(王凌:曹魏將領,王允之侄,前文“淮南三叛”之首叛,失利後,被司馬懿夷滅三族。)

“太原王氏,祁縣一支就此沒落了,另有晉陽一支,其始王柔、王澤兄弟家族能夠崛起,也是依賴有道先生的品評護持。兄弟二人總角之時,有道先生評曰,‘叔優當以仕進顯,季道當以經術通,然違方改務,亦不能至也’。後果如所言,柔為護匈奴中郎將,澤為代郡太守。”

(王柔、王澤兄弟:《後漢書•郭林宗傳》載,王柔字叔優,王澤字季道,郭林宗同郡晉陽縣人。其族從魏晉到唐朝都非常顯赫,最早登上一流門閥士族的地位。)

“這是什麼眼光啊,獎拔士人,皆如所鑑,郭氏名望之隆可以想見。”馮粲徹底歎服了。

“文娟夫人之父襲封京陵縣侯,正是代郡太守王澤之孫。由此,郭王兩家世代聯姻,持續到今。”尹橫眼角帶笑,娓娓道來。

如果您覺得《少姝的山水》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www.51du.org/xs/368609.html )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新增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