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生頻道 > 少姝的山水 > 章節目錄 第232章 第20章 大眼目

第232章 第20章 大眼目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王文娟也從旁啟發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吃飯要是成了問題,這治水的數十萬眾如何調動?況且,是在大禹那個時候?”

見兄嫂皆定定地望著自己,少嫆不由緊張得發懵,慌慌地眼神移向眾兄姐求援。

子獻頭一個會意,衝她一笑:“其實,哥哥想說的是大禹評田定產吶。”

少嫆好不感激,本想悄悄退開,可好奇心還是戰了上風:“子獻哥哥,你說的評田定產是何意啊?”

“評田定產是為了開徵貢賦,《禹貢》中有載,大禹將天下田地賦稅分為九等,一等最高,九等最低。因顧慮到各部族間貧富有差,大禹沒有武斷地一刀切,而是先品評各部土質物產的優劣,以此來定奪交納多少貢賦,這叫做“評田定產”。”

眾人聽了無不歎服。

“大禹真是睿智博通啊,竟能琢磨出這法子來。”

“原來治水之前尚須治稅!”

“這下子,糧草供應源源不斷,可以放下心來應戰水患了。”

子默起身,慢踱兩步,仰首道:“大禹為何先評定冀州?因為冀州是舜帝所在,百姓教化,白壤肥沃,物產豐饒,賦稅是第一等,乃天下貢賦源起之地。”

(白壤:《禹貢》中“九州”之土壤有五色之分,即黑、白、紅、青、黃五色,現代學者分析,此五色之分應不完全是根據實際地理觀察的產物,大概是以顏色象徵四方(五方)之傳統,參考文獻:《尹榮方:大禹治水祭儀真相》。)

“原來如此。”

姐妹們紛紛應聲,不覺一齊驕傲起來。

見大家講得頭頭是道,少姝按捺不住,抿嘴笑道:“關於大禹開徵貢賦的妙策由來,我倒也聽說過一則小故事。”

“還有故事,少姝你說說看。”王文娟也不泛困了,催促道。

“話說禹有了疏導治水之法,糧物補給上卻仍是犯難,連日陷在苦悶中。不知是上天啟示,還是巧合,他見一隊螞蟻馱著食物、排著長隊打腳邊而過,便俯下身子,百無聊賴地用一根小木棍將一隻螞蟻撥離了隊伍,將它扛的糧食弄掉。這隻小蟻拼命找糧,找到了,重新背起,又回到了隊伍當中。禹不無感慨,‘弱小如斯都懂得囤糧,且自覺有序啊’,他身旁的隨行卻道,‘怕也不全是自願吧!是那深居穴中的蟻后定下的‘規矩’,找來的糧食不能獨享,要囤積起來支配,若蟻后餓了肚子,產不下後代,蟻族眼看就要衰敗而亡’,就這樣,螞蟻運糧給了大禹啟示:治水所需用度,亦應在各部族之間強制分攤,定期供應,如此方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於是,治水到了哪裡,他就把評田定產、開徵貢賦的辦法推行到了哪裡。”

少姝輕輕巧巧地說完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氣氛很是微妙。

“這……未知真假,不好說,不好說。”子默憋著笑。

“有什麼不好說的,這不正是你們哥哥常掛在嘴邊的——以造化自然為師?聖賢亦概莫如是,”王文娟似聽得有滋有味,“我寧願相信是真的,等小羲大些了也說於他聽,只不知那‘隨行’為何人,伯益?皋陶?還是后稷?”

少姝報以率真地甜笑:“嫂嫂相信就好,我也願意相信。”

少嬋在旁邊直搖頭,忍不住調侃道:“少姝豈止是相信,你適才信誓旦旦的口氣,就彷彿是親眼見過大禹的真人真面似的,稍不留神,我都要跟著你跑了。”

“不虧是‘想入非非’姑娘,每叫我等大開眼界,自嘆弗如。”少妍也冷不丁地插來一句。

“嗐,怎麼又說起這個來。”少姝無可奈何地一攤手,砸了砸嘴,嘴角梨渦時隱時現。

子猷長嗽了一聲,大家才重又靜下來。

大兄長開口便是蕩氣迴腸:“禹開貢賦已近三千年了,《禹貢》一篇讓我們懂得了何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句:出自《尚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意思是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國家才會安寧。)

少嬋若有所悟:“稅賦關乎民生根本,收倉入廩,古今皆同。”

(廩:谷藏曰倉,米藏曰廩:《荀子·富國》注。)

“繳為國也,徵為國也。”少妍點點頭。

少嫆補上:“納於民也,用於民也。”

“子曰:苛政猛於虎也。”子默道,“國之重器,唯有在禹這等仁君手中,可以集眾合力,為民謀福。”

雖無關乎時局,見兄長議及與國政多少有點牽連的話題,很是少有,子獻從剛剛起就興奮不已,且按捺不住,亟想把心中所想傾述一番,他挺直了腰背道:“武帝開朝以來所定之‘戶調製’,田租每畝每年納粟4升,每戶每年納絹2匹、綿2斤,租調之外,不再以其他名目擅自徵收,體恤勞苦,休養生息,殊為德政啊。”

(“苛政猛於虎也”:出自《禮記檀弓下》。)

他所謂的“戶調製”,亦稱“租調製”,源於漢末魏武釋出的一條律令,令曰: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棉二斤而已,他不得擅興發。

(擅興發:亦省作“擅興”,意思是不按朝廷法令擅自徵收賦稅。)

此後,“戶調”這一稅名從曹魏起成為定製,屬於一項重要的稅收改革,與之前兩漢實行的田租制相比,上繳額度要低,如兩漢田租制明確規定百姓不但要上繳田租,還要上繳芻稅和稾稅,曹魏為天下蒼生計,廢除了二稅,為恢復生產,為後來滅蜀,更為後世四百年之田租徵收方法,奠定了基礎,從歷史長河的角度看,成就斐然。

子猷聽罷微笑起來,示以沉默的讚賞。

少姝則睜大了眼,亦能感到子獻心中熱血沸騰。

“此一‘貢’字,實乃該篇之大眼目也。古來學究多解為‘貢賦’之貢,如子獻所言,然“貢”字之本義,據《說文》貝部解為‘獻功也’,其意與貢賦尚有分別,不可不察。”

(眼目:眼睛面目,在此喻義理關鍵之處。)

子猷讀書,真是“摳”到了字斟句酌的地步,且春風化雨地欲將此“頑習”培植到學生們身上,王文娟聽著不由地會心淺笑,接著她又說道:“是了,此‘貢’字確與彼‘功’字迭韻。大禹之功,德澤華夏,照徹山水,萬古流芳呵!”

(《說文》:《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由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語文工具書著作,是中國最早的系統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語文辭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是故,老子有言: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在治理天下中,儘自身全力仁愛為天下人者,天下重任便可依存於他了。”子猷依然讚不絕口。

(“貴以身為天下”句: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

見此,子獻忽而又冒出個點子來,興致勃勃道:“嫂嫂頭回上山來,節會人多事忙,走馬觀花,想來也沒看得盡興,不如明日再起個大早,咱們再上源神廟敬香禮拜如何?”

聞言,王文娟詫異地轉頭看一眼夫君,欣然道:“好巧不巧,你們哥哥方才還同我商量這事哩,看來大家想到一塊兒去了,只是又得辛苦少姝妹妹了,陪著我們來回跑。”

“嫂嫂說得哪裡話,只要和兄弟姐妹們在一起,去哪裡都樂意,何況是上源神廟瞻拜?”少姝勸嫂嫂不要多心。

見子猷頷首,眾人無不稱心合意,皆眉飛色舞地歡呼起來。

次日早起,郭家子弟們又隨少姝前往源神廟了,僕從不多,少姝還喚上了騏騏,幫忙馱了三兩組食盒。

這回走大路,經過一座高峨的石牌樓,便是平緩的山道,夾道柏檜筆立,林蔭遮蓋,隔開了亭午的日光。

(亭午:正午。如晉孫綽《遊天台山賦》:“爾乃羲和亭午,遊氣高褰。”)

一路上,山鳥嚶嚶,微風習習,接序瀏覽行來,眾人也不甚覺疲乏。

“土地鬆鬆軟軟的,舒服啊,好想甩脫了木屐,一口氣跑到山頂去!”子默激昂道。

“子獻哥哥的主意妙,我等何樂不為?”沒想到,少姝即刻付諸實行,跑到路邊席地坐下,摘下了草鞋系在一起,仍舊搭在騏騏背上。

見她如此,姐妹們的膽子也壯了起來,也都玩鬧般的依葫蘆畫瓢。不多會兒,騏騏背上便掛了好多雙了,它大眼溫順地一眨一眨,實足任勞任怨。

女眷們——當然除了王文娟——好歹還留著雙襪子,再瞧子獻子默兄弟倆,乾脆赤了腳,在過往山民的瞪視下跣足甩袖而奔,此情此景,讓小羲大開眼界,擲手蹬腿,咯咯不已。

“姐姐可還好?”少姝擔心地看住少嬋,瞠目結舌,可了不得了,少嬋竟然笑得流出眼淚來了。

如果您覺得《少姝的山水》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www.51du.org/xs/368609.html )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新增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