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言情 > 學醫救不了大漢(基建) > 章節目錄 第15章 15、拉人

第15章 15、拉人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韓盈更加睡不著了。

她艱難的轉換思維,開始從經營者的角度思考。

要維持收支平衡,那就不能指望全靠普通人給藥錢,必須服務上層。

沒辦法,現在就他們有錢。

徐田曹妻子回禮中,一匹布就值三百錢,接近農人一畝地一年的收入!

這樣,韓盈就不光能養活自己,還能收弟子,培養出其它的醫生,在培養的過程中,便能惠及普通人!

醫生是個很特殊的職業,和人命相關不說,還極為重視經驗積累。

就像四川的肛腸科是全國最好、早期北方擅長治理凍傷、協和最會診治疑難雜症一樣,醫生的醫術,要靠大量的病例去喂,喂的越多,水平越高。

因為病例積累的這種經驗,看書是學不到的,必須上手去治才能積累。

病人可不會按照教科書寫的標準去生病,不同年齡、性別,乃至不同的生活方式都會影響病症的醫治。

有這個基礎條件在,那醫生就可以從普通人身上積累經驗,再向上層兜售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忽悠(劃去)著他們付高價,用來彌補給普通人治病的虧空。

明明是劫富濟貧的事情,怎麼能算忽悠呢。

當然,醫生的醫術上層怎麼知道也是個問題,名聲怎麼經營也需要探索,但不管怎麼說,她還是想到一條可行性道路!

這讓韓盈興奮的差點而沒跳起來。

她在被窩裡翻來覆去的打滾,低聲私語:

“得把話術包裝的更好聽點,這樣才能忽悠來投資!”

被折騰醒的鄭桑睜開眼。

“嬰,你怎麼還不睡?”

韓盈這才發現把親媽吵醒了,她想著還得賺錢蓋房子好單獨一個人睡,應道:

“我這就睡!”

一夜無話。

第二天,韓盈頂著黑眼圈,睡眼矇矓的跟著馬車跑了趟縣城,帶回來兩個石匠人。

石碾關乎自己未來能不能吃上饅頭,又和徐田曹有關,必須重視。

韓盈親自帶著石匠人去了打磨石碾的地方。

其實石碾的技術難度並不高,主要是他們石頭打磨沒有經驗,也沒有適合的工具,所以才搞的這麼慢。

這兩個石匠人帶著全套的工具過來,看完已經有了雛形的石碾,表示再過十天,他們就可以搞定加工。

韓盈非常開心,反手把石磨給他們安排上了。

能者多勞嘛。

這半年,她的飲食除了小米粥就是小米粥配鹹菜,頂多來個煮豆子和煎魚,乏味到令人自閉,要不是還有隨身空間裡各色拌飯醬救命,那真是要嘴巴里淡出個鳥來。

五個月前韓盈就想起來磨豆腐,教程和滷都準備好了,硬是被沒有石磨逼的吃不到。

現在有了石匠人,全都得安排上!

搞完這兩個,還可以搞大豆榨油!

必須物盡其用!

韓牙架著馬車送完韓盈回來,又噠噠的去縣城接賣豆芽的那些人。

沒過中午,他們就回來了。

每個回來的漢子臉上都帶著笑,甚至還吆喝起來小調。

高興的像是在過年。

他們這個縣城,有三四萬人口,消耗個千百斤的豆芽,跟玩兒似的,一會兒就被搶購一空。

不少聽到訊息趕來,卻看到已經賣空的人,都忍不住捶胸頓足。

那場面,絕對是宛安縣網紅產品top1。

沒辦法,發豆芽靠炕,產量實在是有限,只能等下次了。

還有一些人看到這個場景,直接做起來二道販子的生意。

當場翻了四倍的價轉售,還分分鐘賣完。

到了後面,有人甚至十倍轉手。

鄭桑韓牙這輩子都沒見過這種場面,看的那叫一個目瞪口呆。

只能說,二手黃牛果然是不分年代,哪裡都有。

等回了村,大家高興的圍著馬車,由韓盈來數錢分錢。

如今大家的數學能力基本上為零,只能數清楚自己有多少根手指,涉及分百位以上的銅錢,那隻能靠韓盈。

她拿出來一塊布,上面用碳筆寫了今天每家出豆芽的斤數,現在就照著這個清點分錢。

地上,是鄭桑和韓羽在擺錢。

按手指多少,十個一排,排成十列,然後排下一個方陣。

一排排的銅錢方陣,看起來極為炫目。

眾人隔了三步遠的距離,眼神熱切的盯著這些銅錢,心裡像是燒了一把火。

“韓壯家是八十三斤豆芽,拿一百六十六枚錢!”

說著,韓盈點出來一百六十六個銅錢,

隨著她的聲音,韓壯家一擁而上,全家伸出手指,一個算橫排,兩個算豎排,反覆數了三遍,喜笑顏開的拿草繩把銅錢穿起來,扭頭就往家跑。

這些錢有可能被存下來,做為明年的賦稅。

也有可能被拿來換糧食。

不過,不管他們怎麼做,都能改變家裡的現狀。

讓這個貧窮的村子,在自己手裡一點點變好,也是很有成就感呢。

看著這幕,韓盈翹起了嘴角。

花了一個多小時分完錢,韓盈便去親媽那邊蹭飯。

發豆芽要保持炕一直是熱的,所以現在每戶人家的灶臺沒停過火,不是在燒熱水,就是在悶飯。

把早上剩粟米粥一熱,再加點鹹菜,就是午飯。

韓盈扒著飯碗,對親媽說道:

“阿母,昨天你不是說給內邑的孕婦看看麼,我又有了新主意。”

她將自己想建醫院的設想說了一下。

以她的水平和這個時代的藥品供應,再努力,發展到頂尖,也只能對標半個現代的鄉鎮衛生所。

但鄉鎮衛生所也不是想開就能開的。

老問題,病人有,而且很多,但他們沒錢。

把自己能夠醫治的物件篩選一遍,韓盈發現,自己這個‘私人醫院’,最好先服務孕婦。

首先,專業基本上對口,其次,在這個沒有避孕和鼓勵生育的年代,孕婦的數量不算少,她能精進這方面的技術。

一招吃遍天下鮮,精通一樣,總比知道百樣,但百樣都不行好的多。

畢竟,醫生的醫術也沒什麼考核標準,最好的辦法就是看她治好了多少人。病治得太雜,也不好看不出來什麼本事,單獨治理孕婦,她接生後,活下來多少,就很好統計了。

名氣!

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名氣。

而且,目前的風俗,也給韓盈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婦人懷孕後要出去單住,那住草棚怎麼比得上有炕的土房?自己還能提□□檢和接生服務呢!

至於代價,用錢付最好,糧食次之,在房裡紡布付給我也行,家人過來乾點活那也歡迎。

形式多種多樣,任君選擇。

穩定婦人生產的同時,鄉鎮衛生所還可以進一步擴大,接待其它病症的病人。

韓盈把自己的想法和母親解釋清楚,眼神亮晶晶的看向自己的母親,等待著她的回覆。

鄭桑放下了碗筷。

她思索著,慢慢問道:

“你是想建幾間給婦人用的土屋,再讓她們過來住?唔,有點像亭長做的事情。”

秦漢十里設一亭,平時亭長負責檢查過往行人,維護地方治安,遇有官員出行,亭長負責迎送,同時也會有行商在亭內休息。

鄭桑只理解了她提供住宿,將其和她能夠知道的,提供住宿的亭長聯絡起來,這無疑有些偏頗,不過一個新興職業的出現,人們總需要花時間才能理解,韓盈點點頭,說道:

“就是建幾間土屋,咱們拉那些人發豆芽,就得給他們盤炕,還得告訴他們豆芽怎麼發,這兩樣讓他們給我幹一個月的活,也不過分。”

“自然是不過分,不過你要想建這種土屋的話,最好不要在村內。”

直到鄭桑說完,韓盈才發現,鄭桑只是將自己想建的醫院,理解成婦人坐草的草棚升級版。

人的習俗觀念,向來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孕婦和無法勞作的病人受到歧視,就是這片地區的表象。

而孕婦因為常見,便被歧視的更厲害。

如果非要探究這種心態的形成,和受害者有罪論,頗有些類似。

患病不愈、懷胎不穩,都是他/她們被邪祟纏身,離他/她們遠一點,我就不會被邪祟纏身了。

再加上離他們遠了,還真的會不會被傳染,表象無疑有了事實基礎支撐,更加深了現在的刻板印象。

想改變現狀,就不是喊喊口號,一天就能轉過來的。

韓盈笑笑,正好,趁所有人不注意的時候,自己悶聲發一次大財。

“那就把咱們南面的那片坡地給我吧,我從那邊建兩間土房。”

那片坡地,地勢平緩,按理來說應該十分適合種地的,只不過地勢太高,加之距離水源又遠,就一直無人開墾,現在正好便宜了韓盈。

不然等過一段時間,那片坡地肯定要被人佔去建房子。

多好的向陽地段,還左右通暢。

歸她了!

“好,我去給你找人。”

說著,鄭桑將碗中的粟米扒進嘴裡,又倒了點溫水,把碗內涮一遍,喝盡,放下光溜溜的碗。轉頭就去內邑挖人。

她的行動力向來快的嚇人。

沒過多久,就帶回來二十多號人。

烏壓壓地擠在屋裡,連腳都沒地方落地。

幾個在炕邊的外邑婦人,用她們粗糙的手掌撫摸著炕面。

和過往冰涼的土面完全不同,這炕面暖的燙手,讓恨不得躺上去。

她們忍不住的摸了一下又一下,暖和著自己冰涼的、生著凍瘡的雙手。

後面,還不少人在叫著:

“這炕真的熱嗎?”

“哪裡有豆芽?”

“讓我上前試試啊!”

“都莫擠!”

如果您覺得《學醫救不了大漢(基建)》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www.51du.org/xs/369094.html )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新增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