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言情 >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 章節目錄 第39章 登高6

第39章 登高6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三國。

曹植忍不住側目,連年戰亂,百姓流離,他亦有匡復之心,寫“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可杜甫在凍餒之時,仍能推擠天下萬姓,願以“吾廬獨破”換“天下寒士俱歡顏。”他閱遍前代經史,再沒有找到杜甫這樣的詩人。

“杜甫,聖人也。”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放出來之後,幾乎各個時空裡的人都對杜甫“詩聖”的稱號確信不疑。杜甫的詩不僅寫得好,還有親親仁民之情,深得三百篇精髓。

真誠高尚的情感總是格外感人,千古詩心,於文字中/共振。不約而同的,如曹植、陶淵明、阮籍、謝靈運等人紛紛舉杯,遙敬後世那個偉大的靈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被貶官的杜甫又一次踏上路途,兩京收復,安史之亂卻尚未平定。其時安祿山已被其子安慶緒殺死,郭子儀與李光弼、王思禮等人陳兵二十萬,在鄴城將安慶緒叛軍包圍,形勢一片大好。】

平盧。

安祿山悚然回頭,看向自己的兒子安慶緒,心頭一陣火起,抬手就想打人,卻被旁邊的官軍制止住。

玄宗詔令已下,要將他押入長安,一應家小也一齊上路。安祿山動手不得,只好狠狠地瞪著安慶緒,罵道:

“孽子,竟敢殺你老子!”

安慶緒卻一改往日恭敬,唇角露出幾分譏笑: “父親教得好。”你能犯上,我便不能弒父嗎?太極宮。

李世民聽到兩京收復,叛軍也已被唐軍合圍,一直吊著的心才略略落下幾分: “孽孫無用,所幸我大唐還有能打仗的將軍。"

武周。

武則天覺得郭子儀這個名字有些耳熟,便問一旁的上官婉兒。上官婉兒略一思索,笑道:“陛下記得沒錯,前些口子武舉,這郭子儀正是那一場的武狀元。"

武則天也想起來了,唇角也不由得帶了笑,略略沉吟: “郭子儀既平定叛軍,又留名青史,想來也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

上官婉兒聞聲知意,問道: “陛下可是要重用於他?”

武則天微一頷首,卻並不著急:“為國選材,不可隨意。你下詔,命他入宮見朕,朕要親自考校。"自水鏡講到安史之亂時,郭子儀便一直眉頭緊鎖。他是武舉出身,雖一直未受大用,但到底是大唐的官將,食君祿、為君憂,聽到安祿山叛亂,他恨不得衝到平盧,手刃這等狼子野心的小人。卻不想實然在上面聽到自己的名字,還透露出自己與別人聯合將叛軍包圍!

郭子儀一時心情大振,雖然有些遺憾未來的自己沒能親手殺死安祿山,但父債子償,安慶緒既然敢弒父篡立,可見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他摩拳擦掌,彷彿已經穿越到了十幾年後,指揮大軍為大唐剪除叛亂。

洛陽。

李白神色微訝: “竟然是他。”

杜甫面露狐疑: “太白兄在說誰?”

“郭子儀。當年我在幷州遊歷,他不意犯刑,有性命之憂,我見他識見卓絕,故略施援手,所以有過幾面之緣。"

李白簡單地將他和郭子儀的舊事敘述了一遍。

當年在幷州,郭子儀宣告尚且不彰,只在行伍之間,但虎目炯亮,通兵法而曉奇謀,李白對他印象頗深,所以一聽水鏡提起他的名字,就想起來了。

杜甫聽罷了然地點點頭,眼裡頗有些敬佩: “太白兄古道熱腸,又惹眼識才,當年這一救,也算是救了大唐。"

杜甫對偶像向來不缺乏溢美之詞,更何況李白這件事做得確實厚道。

被這位小友吹了無數彩虹屁的李白擺擺手:“子美嚴重了,我只為朋友,郭子儀能得重用,參與平叛,亦是大唐之幸。"

雖然暫時歇下求仕之心,但李白到底是心憂天下的文士,看了滿眼苦詩,生民離亂,他同樣迫不及待希望未來的朝廷能夠迅速平定叛亂。

【可惜唐肅宗這時候要出來秀操作了,他生性多疑,並不信任郭子儀等人,在軍中不設統帥,反倒是派個宦官去當什麼觀軍容使,總監大軍。這波,實際上不就成了太監當統帥嗎?如朕親臨哦!

唐肅宗親手埋下一顆雷。當時糧草也不是很充足,結果顯而易見,明明穩操勝券的唐軍又白送了,】

太極宮。

李世民一拍桌子,忍不住張口就罵: “荒唐!讓宦官監軍,也虧他想得出來!君臣相疑本就是大忌,更何況是戰時?眼看大好的形勢被斷送,百姓又要無辜遭受多少苦難?!"

未央宮 劉徹也是冷嗤一聲: “不設統帥,聯軍便無法得到統一指揮,宦官監軍,不過是借君王之勢,一朝得志,妄自指手畫腳,嘖,唐軍焉能不敗?"

他想想又在心裡氣悶,二十萬大軍啊!就這麼白送了。李隆基是敗家子,這唐肅宗也不遑多讓。咸陽。

豪政瞳孔微張,屬實是沒想到還能來這麼個操作,眼裡閃過一絲不屑:"愚蠢!"

旁邊的王翦和蒙氏兄弟設想一下自己在前方打仗,趙高在帳中當監軍的樣子,心裡就是一凜,紛紛目露熱切地盯著上首的君王:還是陛下好!

被看了三眼的贏政一頓,隨即明白過來,神情緩和了幾分,開口道: “三位將軍放心,我大秦必不會出現此等荒唐之事。"

北宋。

趙匡胤嘆了口氣: “魚朝恩後來雖然被殺,此職作廢,但宦官已成氣焰,那甘露之變……不僅是藩鎮難防,內廷的宦官也是一大禍患啊!"

明朝。

熟讀這段歷史的朱元璋也是搖頭:“宦官本為內廷伺候之人,不該給予過大權力,因其一朝得志,難免為非作歹,那東漢的十常侍、唐朝的甘露變,都是殷鑑。”

朱標亦通讀經史,如今聽朱元璋這話,心頭更是受教,當即開口安慰道:"父親放心,我大明必不會出現這樣的事。"

朱棣在一旁跟著點頭: “是啊是啊,父皇和大哥教得好,我們大明才不學那些。”

見到兩個兒子如此聽話,朱元璋難得看到朱棣沒有吹鬍子瞪眼,只是冷著臉道: “知道就好。”朱元璋對他老朱家的種還比較放心,讓宦官做大這種事,一定不會發生在他的大明。天寶年間。

郭子儀的滿腔熱血被澆了個透心涼: "怎會如此……"他難以置信地喃喃,二十萬大軍,竟是這樣敗了?

他第一次對高高在上的君王生出幾分怨懟,儘管此時的他並不知曉那肅宗是誰。

【這一戰,安史叛軍差點又重新佔據東都洛陽。唐軍大敗,官兵散亡,叛亂猶未平定,兵員急需補充,朝廷下令徵兵。

當時的的杜甫從河南往華州赴任,一路途經新安、石壕、潼關,看到了道旁橫骨、家室皆淨、健婦持門;看到了新婚的妻子送別自己的丈夫,殷殷叮囑“努力事戎行”;

看到“寂寞天寶後”,無家可歸、再一次被徵兵的獨身漢獨對空室,悲憤嘆息;看到了“子孫陣亡盡"的老者告別垂老的妻子,毅然踏上兵戈之路….

是的,奠定杜詩詩史地位的“三吏”、 “三別”出現了!

《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他的詩裡沒有高軒風雅、仕途落寞、幽怨不平,只有戰亂年代普通百姓的血淚,和雖則受盡苦楚,卻仍在為自己的家園奔赴戎機的赤血丹心。

杜甫,和人民站在一起。人民的詩人,出現了。】

楚棠將這幾首詩都放了出來。滾動的螢幕上是宋體的小字,諸天萬代的人都看到了被後世譽為“詩史”的傑作。

李世民通紅著眼,彷彿透過水鏡上的詩作,看到了那夜的石壕村,穿著官服的差役在夜色下徵兵不絕,一個老翁倉皇之間逾牆躲藏,而他的老妻戰戰兢兢地開門,對官差陳述自己家中的慘狀,最後竟是自己隨軍而去。

杜甫寫得剋制,詩中並沒有自己的言語,只是單純的敘事,可既解詩又通曉渚事的李世民豈能不懂?

老翁本不在兵役之列,一家三子,已有兩個為國捐軀,唯剩老弱與孤兒寡母,詩中沒有交代,但那老婦豈是自願前往,分明是怕自己的兒媳被強徵了去,忍懼頂替!

國家飄搖至此,竟使百姓塗炭。

李世民捂住眼,愴然落淚: “君王無德……對不起百姓。”不只是他,長孫皇后、房玄齡、魏徵等人亦是心神巨震。

杜甫的詩寫得太好了!援筆作錄,不寫王朝將相,卻是落筆到史書上只會寥寥幾筆的普通百姓,寫他們的經歷、寫他們的內心。這樣的衝擊,比史書來得更為強烈。

長孫皇后看著那首《新婚別》,同為女子,她更能感受到那位新婦的衷心。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從軍本便是九死一生,更何況是這樣的戰亂之時,可是她卻如此深明大義,勸丈夫“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這是怎樣的堅貞?

但,這樣的新婚之別,本是可以避免的啊!

長孫皇后握緊李世民的手,不由得也落下淚來,又急又嘆:" 這些孩子,怎會這樣荒唐?"

李世民反握住長孫皇后的手,在她的攙扶下站了起來,顫著手吩咐:“都抄下來,把這幾首詩都抄下來。朕要懸於大殿,日日看著那些不成器的後輩造下的孽,昭彰我大唐歷代君王,君主昏聵,便是百姓流離,史書不記,詩家筆也會將他們拷問!"

咸陽。

豪政同樣心驚於詩中表現的慘烈,君王一念,朝軍落敗,徵兵本是尋常之舉,若史書作載,也只會直敘其事,怎麼會有人記下徵兵之下的黔首呢?可杜甫偏偏記下了,用他的詩筆。他沉吟著楚棠反覆提到的一個詞――人民。

如果說楚棠的講述有傾向性的話,除了詩人本身,便是那些黔首小民。他想起楚棠以前提到過的階級,楚棠的階級,原來是和那些黔首一起的麼?這倒不難理解為什麼她會反覆提及百姓苦難了。

但是,那樣重視黔首,又是為何?他總覺得楚棠的觀點與七國征伐時對人口的重視不同。未央宮。

劉徹盯著水鏡中的詩句良久,忽然道: “司馬相如,你能寫出這樣的句子麼?”

司馬相如從震動中回神,本以為自家陛下又是犯紅眼病了,略一抬眸卻是見他眉眼沉沉,抿唇不知在想些什麼。

司馬相如不由得斂眉,拱手深深下拜: “回陛下,臣惶恐。”劉徹嘴角扯出一個意味不明的笑: “是啊,你寫不出來。”司馬相如身體一僵,拜得更深。

劉徹甩袖,負手而立:“起吧,朕派你往州郡地方,以後少寫些頌賦。”與此同時,在外遊歷的司馬遷同樣看著水鏡裡的幾首詩,心情激盪。

他父親司馬談是太史令,他讀了許多史書,同樣不滿足於書中只為帝王將相作,杜甫這幾首詩全然從微末小民寫起,從中卻可窺當時歷史的真實一角,司馬遷大為歎服:

“詩史竟是如此!”有詩家情感,亦有史家實錄。

他想起當年孔子修訂《春秋》,不由滿臉肅然,向著水鏡的方向遙遙一拜。

“聖人當如是!”

洛陽。

青年杜甫沒忍住淚流滿面,他不曾寫過這些詩,卻仍能感受到百姓的經年血淚透字而來。他想起自己在齊趙間遊歷所見的大好河山,眼中又是迷茫,又是不忍:

“大唐怎會落到如斯地步呢?”/>叛軍作亂、聖上逃竄,新君猜忌、百姓罹難。僅僅十幾年之後,大唐就會變成這樣嗎?!

旁邊的李白亦是嘆息。他沒有經過史書裡的長安三年,也沒有見奸小塞朝,對長安權貴的失望,還只在那一次次的求謁無門。杜甫未來的詩不僅衝擊著其他人,也衝擊著他。

他拍了拍杜甫的肩膀,安慰道: “會好的。”

他之前不贊同杜甫對朝中的奢望,如今卻忍不住用這樣的話來安慰他,也安慰自己。看到了那樣的大唐,王座之上的君王,還會那樣的麻木,無動於衷嗎?

興慶宮。

李隆基整張臉都黑了下去:“徵調兵員補充乃是非常之舉,杜甫身為朝廷命官難道不知道嗎?竟寫下這樣的詩抹黑朝廷,枉費君恩!"

高力士正要上前攙扶的手一頓忍不住奇異地看了一眼暴跳如雷的君王,迅速低下頭。陛下,是真的不一樣了。

東宮。

李亨已經收到了一些皇族遞來的投誠之意,被自家父皇打壓多年,他心中仍有猶疑,但如今他還是太子,若僥倖無事,那安史亂時繼位的肅宗便是自己,自己對將領的猜忌,竟會釀成如此大禍嗎?

他忽然一陣心驚,縱史書可以模糊,杜甫的詩筆也會將他釘在恥辱柱上!

不說這些人反應如何,震動最大的還是諸時空中的百姓,自古以來,少有詩人將目光落在他們的身上,他們只是王朝之下的灰塵,太平之世尚可安穩度日,一遇上昏聵君王、兵寇作亂,致使世道傾頹,便如螻蟻草芥,惶惶不可終日。他們的血淚辛酸,又有誰曹關心呢?

可是,真的有這樣一位詩人,他願意記一記黎民苦,蒼生淚。水鏡說,他和人民站在一起,是人民的詩人。

有人沒忍住悄悄紅了眼眶: “俺要讓孩子學詩,學詩聖的詩!”

“俺也要!”有人附和道, “俺要讓俺的孩子學寫詩,讓他好好記下俺們窮人家的苦,記下那些貪官汙吏的惡行!"

天寶年間的百姓抹了一把眼淚,眼中既有憤恨,又有難以置信。

大唐承平百年之久,他們才過了一段物阜民豐的日子,誰能想到十幾年後又會身陷兵戈,變成道旁枯骨。

新安、石壕、潼關諸地的百姓更是目眥欲裂,心裡恨毒了那發動叛亂的安祿山。有一些人更是 把玄宗肅宗一起怨上。

“平時要我們交稅,兵敗了要我們充軍,貧苦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嗎?!”

"噓!你小點聲,不要命了?!"

“要命也是這十幾年好活了,我還不能罵兩句嗎?唉,要是我們在那太宗年就好了,太宗皇帝是好皇帝啊!"

“誰說不是呢?唉,要是陛下是太宗皇帝就好了。”

初唐。

杜家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王命急宣,命杜審言入神都面聖,杜審言剛送得州郡長官出門,便看到自家門口堆了一堆東西,什麼雞啊肉啊麵餅瓜果,還有布匹老酒和各類農貨,五花八門幾乎塞了滿門。

杜審言小心地避開腳下物什,怔愣地問:“這是怎麼回事?”

外面的管家好不容易將一隻快被壓死的雞薅出來,擦了一把額上的汗,無奈道:“這都是附近的百姓看了小公子的詩送來的,我攔都攔不住。"

話是這麼說著,管家的眼神也是熱切得不得了。他雖在杜家做事,可也是個窮苦人出身,上面的三吏三別他也看了。自古詩家筆,少有寫黎民。

水鏡上說得沒錯,小公子是聖人啊!

杜審言聽罷管家的解釋,不由得怔在原地:“孫兒尚未出生……”

州郡長官是個精明人,看到這一切不由得對杜審言更重視幾分,他反應極快地笑道:“未出生有什麼關係,詩我們都看到了,這是百姓感念詩聖為他們作記呢!"

杜審言回過神來,擺擺手推辭: “大人言重,孫兒只是寫了幾首詩,當不得百姓如此愛重。”

州官笑得愈發親切和善:杜大人過謙了。杜大人不愧是名門之後,詩禮傳家,連孫輩都這般出色,怪不得陛下也這般重視。杜大人還是快快收拾一番,帶上家眷,本官派人送你們去神都面聖。"

杜審言不耐這些逢迎,只笑了笑,略略拱手道:“勞煩大人了。”

北宋。

蘇軾目露感慨:"杜工部以史筆寫詩,三吏、三別之中,既有百姓亂離,又有黎民深情,更驚心的,是大唐傾頹之實錄,君王之失,延及百姓,便是滅頂之災。"

蘇轍亦是點頭,念起杜甫的《憶昔》詩: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雖猶藏萬家 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一旦兵戈起,便是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莫說時人難以接受,我等後人觀之,亦是嘆息不已。"

【杜甫用自己的詩筆,記下了詩筆不暇書寫的黎民之情,他的內心應該是煎熬的,眼看著盛世大唐一夕傾塌,自己讀聖賢書、食君王祿,卻無法為世道出一份力,他的才華,前半生蹭蹬在長安,後半生流落在各州縣。

世道傾頹,民有倒懸,壯志難酬。半生流離的他來到蛋地,於浣花溪畔結廬而居,他來到武侯祠,看著諸葛亮的遺蹟感懷不已,寫下了《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他遙想著諸葛亮的功業,渴望有名臣賢相匡扶社稷,而諸葛亮齎志以歿的悲劇結局,亦使他感懷不已。

自古及今,功業難成。】

三國。

劉備雙目含淚,握住諸葛亮的手,猶自顫聲: “軍師………”他的軍師,出師未捷身先死。天命,為何終究不在漢室啊!

諸葛亮眸中也充滿震動,不僅是為功敗垂成,更是為杜甫詩中的感念:"臣遇主公,共匡漢室,出師未捷,便是有負主公所託。蛋中百姓不嫌臣負主之人,猶為臣立祠,臣縱九死,鞠躬盡瘁,又有何不可?"

劉備目中哀意更甚: “軍師何以言此?備得軍師,方有立錐之地,軍師為我、為漢室謀議良多,如何能說是辜負?備在此立誓,信軍師如信我,我之骨肉,稱你為父,備與軍師,休慼與共。"“主公!”

諸葛亮長揖而拜,縱此時前途幽寐,但得主如此,夫復何求?許都。

曹操摸著下巴沉吟: “諸葛亮是有才之人。”

曹植看了自家父親一眼,毫不客氣道:“爹您別想了,人家不會來投奔您。”

曹操眼睛一瞪: “有你這麼跟你爹說話的嗎?就你話多,你爹我不知道嗎?諸葛亮都是蜀相了!"

曹植撇撇嘴,並不管自家老爹暴跳如雷,反正水鏡說了,他當不上世子,未來還被兄長、侄兒猜忌,那還這麼小心幹嘛?

破罐子破摔,直接擺爛。

【在成都的杜甫度過了生命 中較為安定的四年,然而好景不長,好友嚴武病逝,他失去依靠,只好買舟南下,落腳蔓州。夔州都督對杜甫也很照顧,所以他在夔州住了三年。那些年歲的杜甫,如何不像普經的孔子那般,惶惶如喪家之犬?

杜甫還有一首登臨詩,說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萬方多難、萬家憂樂,一齊到了心頭,所以蔓州登高,寫下“萬里悲秋”這樣“艱難苦恨”的詩句,就是極為自然的了。

瞭解這漫長的一段,我們再來將《望嶽》與《登高》做一個對比總結。】兩首詩分列兩邊,一短、一長,一張揚、一沉痛,就這樣衝擊著水鏡下的眾人。【老來登高仍賦詩,少年豪情終不再。這種不再的背後,是李唐王朝沉痛的家國動亂。】

如果您覺得《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www.51du.org/xs/367680.html )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新增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