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言情 >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 章節目錄 第40章 登高7

第40章 登高7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蔓州。

一滴渾濁的淚砸在杜甫的衣襟上,接著是兩滴、三滴…….這個年邁的詩人,一生為親朋、為百姓,為大唐流過無數次淚,卻從沒有哪一刻像現在這樣悲傷。

他想起當年在兗州重逢時,故友李白戲贈給自己的一首詩: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籤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李白以這樣一種戲謔的方式,敘說離別之情。此事之後,兩人再未相見。彼時他們俱是對這首“作詩苦”一笑置之,可曾想到,此後許多年,自己竟真的為詩消減身形、搔斷白頭?

杜甫以手掩面,嘴唇輕顫著念念: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宋朝,汴京。

李煜獨自憑欄,聽水鏡講他早已熟稔於心的老杜詩句,神色悽惶。從少年《望嶽》到老來《登高》,凌雲詩筆下,俱是國家血淚。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他是亡國之君、戴罪之人,此生無法仰望杜子美那樣的詩聖,但他知道,老杜無法“一覽眾山小”,自己也再無法"萬頃波中得自由。"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杜工部,莫要再登高了。

李府。

李清照突然哀哀地嘆了一口氣,一旁的小姐妹一邊用手絹抹著眼淚一邊抽噎道:“你也覺得杜工部的詩很慘對不對?"

“是啊,"李清照俏麗的臉上染上幾絲憂愁,"我在想,我的詩詞後來會不會也變成那樣。”

小姐妹一愣,突然擰了她一把: “想什麼呢,你沒聽楚姑娘說嗎?杜詩背後是家國動亂,大宋現下安穩著呢!"

李清照搖搖頭: “你忘了楚姑娘之前說的,宋人南渡, “南望王師又一年’麼?”

是有這麼個茬,小姐妹也想起來了,如花一樣的面龐忽然閃過一絲驚恐,那樣的血淚,難道也會發生在她們身上嗎?

“你……你別危言聳聽了,說不定南渡是好多年以後呢!”小姐妹高聲說著,彷彿要說服自己。李清照雙手支頤撐在桌上,大大一嘆: “希望吧!”

興慶宮。

李隆基猛地把御案上的東西掃到地上:"危言聳聽!危言聳聽!"

高力士連忙揮手讓人來收拾東西,自己戰戰兢兢地想去勸住這位暴怒的君王:“可是陛下這楚小娘子來自後世,她說的,不會是空言啊!"

李隆基被這麼一提醒,心中那點自欺欺人被戳破,不由得呆愣兩秒,隨即又發起狠來: “安祿山,都是安祿山叛亂!這個亂臣賊子,平日裝著一副恭順樣,實際包藏禍心。安祿山到長安沒有,朕要將他殺了,碎屍萬段!"

帝王的殺意毫不掩飾,高力士愈發戰戰兢兢: “快了,快了,平盧邸報稱已經上路了,陛下,悠息怒啊……"

【杜甫的詩被稱作詩史,有“史”的寫法,又有史筆不能觸到的感情。從少年到老年,杜甫詩中的詩意當然應該追究家國,可僅僅看成這樣就夠了嗎?】

水鏡下的青年杜甫一愣,和李白對視一眼,俱是有些迷茫。反倒後世如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等人因為通讀唐史,似有所感。

【我們再簡單回顧一下,前面說過,杜甫是京兆杜氏的公子,祖上是西晉大將杜預,名門之後;他的母親出自清河崔氏,唐朝有名的“五姓七望”之一;她的外祖母是義陽王李琮的女兒,而李琮,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孫子。

沒想到吧,杜甫和李世民之間,僅僅只隔了六代。杜甫一出生就和李唐王室有血脈上的聯絡。】太極宮。

被這一連串資訊砸了一臉的李世民一時連傷感都忘了,頗為意外地看了一眼身旁的長孫皇后:“水鏡的意思是,杜甫是我們皇室的宗親!”

長孫皇后也是非常驚異:“李琮,倒不知是誰的孩子,這麼算,杜甫也是半個皇家人呢!”

李世民精神振奮了幾分,有些欣喜:“不僅是大唐出了個聖人,這個聖人還是我們李家的!”雖然,也不能全算。魏徵是個嚴謹的人。

未央宮。

劉徹不爽地撇撇嘴: “六代很遠了好嗎!這也要攀親。”

攀親就算了為什麼要讓朕知道!

【順便,好像記得《新唐書》上白哥的傳記,說白哥是李嵩的九世孫,唐朝皇帝自稱是李嵩的後人,李淵好像是李焉的七世孫吧?

嘶~這麼算李隆基要管白哥叫爺爺?你們這個《新唐書》有點野啊!眾所周知,《新唐書》是歐陽修他們編的,如果有錯那就是歐陽修的錯。】

無辜被創的歐陽修:……怎麼就是我的錯了你這個後輩不要信口雌黃,我們是根據李白的詩文生平寫的好嗎要假也是李白造假!

歐陽修選擇對李白脫粉半秒自證清白。

猛然被挖了身世的李白看著杜甫無奈地笑了:"這下,我與你也算沾親帶故了?"

杜甫捂臉:有點迷幻又有點小開心是怎麼回事?

興慶宮中的李隆基急紅了眼:“誰說李白是興聖皇帝的後人?朕不承認!無知後輩,胡言亂語妄修史書,還說朕要叫李白……簡直是褻瀆皇威!"

【另外,中唐有個詩人叫李賀,號稱詩鬼;晚唐有個詩人叫李商隱,和杜牧並稱小李杜。他們兩人是正兒八經的皇室宗親,雖然,關係有點遠了。

這麼看李家可以啊,一個詩仙一個詩聖,附贈一個李長吉李商隱,佔了大唐詩壇三分之二的風流,二鳳知道怕不是要笑醒了。我李唐皇室,文德鼎盛!】

李世民笑得春風得意:謝謝,朕現在知道了,我李唐皇室確實文德鼎盛…等等,晚唐李商隱?笑醒了的二鳳陛下突然覺得膝上中了一箭。

未央宮。

劉徹真的是不爽了: “怎麼什麼好事都讓李世民佔了?”

楚棠朕勸你不要再講,這和杜甫的詩有什麼關係嗎?這樣離題萬里是會被學生趕下講壇的!咸陽。

連贏政的表情都有些波動,唐朝皇室,出了這麼多青史留名的詩人嗎?奉天殿。

朱元璋回想了一下大臣們的建議,咂摸著自己是不是也去認個什麼厲害祖宗,然後讓厲害祖宗給自己帶點厲害孫子出來。

水鏡講了這麼多次,除了他老朱家的,大明就提了個徐渭好嗎!

唐朝。

李賀糾結了一下前面那個“附贈”,附屬贈送,好像挺沒面子的,可是後面說他們四人佔盡大唐詩壇三分之二的風流誒!

李賀愁苦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青史有他。

李商隱心情頗為美麗,小李杜,還是和杜牧並稱,自己和杜牧合該做朋友啊!至於杜牧:……稱號很好,就是不大想和李商隱排在一起。

【一不小心又扯了很遠,讓我們拉回來。杜甫系出名門,祖父杜審言又是初唐著名詩人,杜甫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更兼天資聰穎。李白是“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杜甫也不遑多讓,“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曾經的杜甫,也有著李白式的狂傲。】

洛陽。

杜甫眼中露出幾分懷念: “我的母親去世很早,但姑母待我極好,視如己出。詩書教習,日用種種,皆是姑母操勞,才有我之今日。"

【少年的他,看過公孫大娘的劍舞,聽過李龜年的演奏,十五歲的年紀了,還是“一日上樹能千回”,就為了院子裡樹上的那幾顆梨啊棗。】

水鏡下的眾人發出開了會心的一笑,似是意外詩聖還有這麼頑皮的時候,和自己的孩子好像也沒什麼不同。

青年杜甫有些臉紅,以後寫詩得注意著點,怎麼就被這樣掌出來說了呢!

與此同時,正在夔州的老年杜甫卻是悵然一笑,眼中半是懷念,半是感傷。

【裘馬輕狂的日子裡,他也沒忘記自己的理想,年輕的杜甫心中已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志向。

彼時的大唐還處在開元盛世中,李隆基還是一位聖明天子,朝中是姚崇、宋璟、張九齡、賀知章這樣的名臣, “九天聞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盛唐氣象的雍容大氣滋養了每一個詩人,連他們的邊塞詩,都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所以杜甫落榜之後悠遊齊趙,寫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下”這樣意氣凌雲的詩就不難理解了。】

眾人情不自禁地點頭,彷彿透過楚棠的講述,看到了那個昌隆鼎盛的大唐盛世,和豪情萬丈天才詩人。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連衛青都被這樣的詩句感染,輕輕地吟誦起來,不破樓蘭終不還,不破匈奴誓不還!

【青春的杜甫,逢上的是尚在青春的盛唐。可當他再次踏入科場,這一切就開始變化了。原來名臣已去,上位的是李林甫這樣的奸臣。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繁華之下,暗流湧動。

兩次仕途的打擊逐漸讓杜甫意識到,大唐遠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樣昇平,而其後的仕宦奔走也使他看到更多的黎民血淚。邊地戰爭不斷,朝廷不斷徵兵,所謂“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李世民別開眼,開邊未已,豈非窮兵黷武?這詩裡說的哪是什麼武皇,分明是在影射當時的玄宗。

未央宮。

劉徹讀到一半黑了臉,已知他是漢武帝,詩裡寫的是漢家武皇,杜甫你罵李隆基就罵李隆基幹嘛要帶上朕?!

插入書籤

如果您覺得《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www.51du.org/xs/367680.html )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新增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