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言情 >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 章節目錄 第42章 登高後續+作業評講過渡

第42章 登高後續+作業評講過渡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杜甫說李白,是“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李白說杜甫,是“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思不群”指想落天外、詩意悄恍、不同尋常; “作詩苦”指煞費苦心,以致形容清瘦,這是兩位詩人給予對方的畫像,或許也是兩位詩人為彼此所作最好註腳。

我們初中時讀到了杜甫壯遊的《望嶽》,高中又學到他晚年的《登高》,我們所能叩到的詩人的一生,可能也只在故紙堆裡了。

可我們還是能從裡面拼出一個完整的杜甫,裘馬輕狂、蹭蹬長安、轉徙家國,他的詩或許真的很苦,沉鬱頓挫。總感覺讀他有些像讀魯迅,不是怡情,反是受苦。那麼,我們也引用一句魯迅的詩吧!

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於天上看見深淵。於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於無所希望中得救。

看得見昇平之下的暗湧,卻始終保持著失望與希望。】

水鏡下的眾人不由得屏住呼吸,已知杜甫是詩聖,除了李白,楚棠似乎不曾將誰與他並稱,但現在他竟然說讀杜甫像讀魯迅,難道魯迅是後世的聖人?

眾人懷著挑剔的眼光看向水鏡上的詩句,打眼就是眉頭一皺。

“這是……詩?”司馬相如猶自遲疑。

北宋。

王安石沉吟著上面的詩句,不由得站了起來: “浩歌狂熱之際,忽然中寒,該是大聲疾呼之輩遭世侵凌;於天上看見深淵,恰似洞天仙境之中忽然窺見修羅地獄;

一切眼中俱是無所有,有舉世皆醉之意。這幾句幽峭孤寒,似有絕望之意,但最後又說‘於無所希望中得救',志士之心,熱血難涼,這位魯迅先生是大德大賢之人!"

素來孤傲的拗相公忍不住擊節讚歎,他覺得魯迅這幾句詩說出了他的心聲,也說出了歷代大聲疾呼者的心聲。王安石毫不掩飾自己對魯迅的欣賞,竟油然生起一種讀其詩,想見其人的感覺。

夔州。

杜甫渾濁著眼去看水鏡上的文字,失望、絕望、希望,他的手輕輕顫抖起來,不自覺坐直了身體,低聲喃喃: "老夫,不敢望賢……"

可他眼裡分明有所震動,他想問問那魯迅是如何在無所希望中得救,卻又驚覺自己似乎已經“得救”,詩心千古,文章不滅,風骨便不滅。

總有後來人。

當然,也有一些頑固派表示反對: "不顧平仄毫無音律,怎麼算得是詩?"

"這幾句散語也敢妄與詩聖比肩?這根本就不是詩!"

太極宮。

李世民凝眉,暗自沉吟,水鏡所展詩章,或古直、或真淳,或悄恍、或沉鬱,但從來沒有這首令他意外,詩歌形式已經別有不同,更驚心的是其中傳出來的意氣,冷峻深沉,彷彿一把冷劍,帶著寒芒劃破黑暗,冷肅又決絕。

"這魯迅不像是一個詩人,竟是像個戰士!"

魏徵冷峻的神情上也出現一絲鬆動:“文句雖有不同,但其間氣質,卻有同調。只是觀詩中之意,魯迅其人似矛盾困苦至極。"

這話一出,旁邊的同僚都頗有些奇異地看向他,連李世民都忍不住忘了過去: “沒想到魏卿會說出這種話。”

這麼感性,不像懟天懟地的魏徵啊!

魏徵嘴唇動了動,微微拱手,沒有說話。有沒有一種可能,《隋書・文學傳》一章的小序,是我編寫的。

【當然了,正如《登高》以前,尚有《望嶽》的豪壯,杜甫的詩風除了沉鬱頓挫之外,也有蕭散自然的一面。所謂“精粗鉅細,巧拙新陳,險易淺深,濃淡肥瘦,靡不必具。”】

楚棠自己做了個三毛錢特效的影片,將杜甫另一類風格的詩歌摘錄在上面,眾人對突然動起來的畫面已經非常熟悉了,紛紛抬頭捕捉飛快變換的詩章。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閒筆閒情,堪稱一等一的寫景佳句!”曹植大聲讚歎。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真是好詩!”陶淵明覺得這句實在是寫得妙極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無一字寫春雨,卻將春雨形態寫盡,自古寫雨無有如此者!”寫景聖手謝靈運十分欣賞這句五言。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王績越念眼睛越亮, "杜子美亦是閒情高趣之人!"宋之問望著水鏡上的詩句輕嘆: “到底是被杜必簡壓了一頭咯!”

想起故友那句“久壓公等”的狂言,宋之問半是好笑半是懷念。 “老夫不承認輸給你,卻不得不承認你有個好孫子啊……"

風格是一個作家的獨特性所在,而風格的多樣正是一個作家在藝術上高度成熟的標誌。水鏡上的詩句讓人們看到了杜甫詩作的另一面,原來他不僅有沉鬱之句,閒情適趣、安靜明秀的詩也不遑多讓。

他不僅在思想性與道德性上比肩聖賢,在詩歌藝術上也臻於至聖!

眾人紛紛驚歎不已,不少文士執筆的手都快要飛起來似的,馬不停蹄地抄著影片裡的詩句,準備回去細細揣摩。

當然,也有人從中聯想到,若非家國動盪、命途艱難,杜甫應該有更多這樣的蕭散之筆,想到這裡,大家不由得對杜甫的人生遭遇愈發同情了。

中唐,杜子美第一粉頭元稹抬頭挺胸,雙眼放光: “杜子美之詩,上可以追近《國風》與《離騷》,下可以包蓋沈住期與宋之問;在言辭上勝於蘇武、李陵,在氣勢上又超越曹植、劉琨;孤高之旨,遠超顏延之、謝靈運,同時又兼具了徐陵、庾信的流麗,兼備古今詩詞之各種體式,又並有其時各個著名詩家之專長。高極!妙極!"

一旁的白居易不禁側目:誇得好狠,不過我喜歡。

杜工部的詩就是最好的!

至於極重杜詩的宋代,更是全民轟動,由文壇領袖晏、歐諸公起,掀起了一陣讀詩潮,書商們逮著機會,連夜刊印杜工部詩集。

【杜甫雖然逝去,但他的詩上承前代,下啟諸朝,元稹、白居易繼承了杜詩的現實主義情懷,發起新樂府運動,發揚詩歌怨刺功能;

韓愈、李賀、孟郊繼承了他詩中奇崛的一脈,開創了險怪詩派;李商隱的七律深得杜甫七律組織嚴密而跳躍性極大的技法;

文天祥用《集杜詩》表明自己的愛國之志。即使到了現代,還有無數學者在讀杜詩、研究杜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杜甫,永遠活在中國人的心中!】

水鏡裡,一部部杜甫研究的著作被放了出來,有學生在讀杜詩,有老師在講杜詩,有人到成都杜甫草堂去打卡…諸天萬朝的人胸中忽然湧上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原來這就是傳承!

他們無法觸到後世,但他們和後世人讀著同一句詩,和後世有著同樣的文化傳統,他們同在一個詩歌的國度!

夔州。

杜甫渾濁的眼中忽然迸發出強烈的光彩,他望著水鏡裡的青少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房間裡捧書而讀,陽光透過窗欞灑到他們的臉上,安恬而蓬勃。

他不自覺微笑起來: "好……好,處昇平世,習詩書禮,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後世,應該再沒有寒士凍餒於風雪吧!"

洛陽。

青年杜甫眨眨眼,剋制住有些波動的情緒,微紅著眼道: “太白兄,我們擔得上後人這樣的推崇嗎?"

他有凌雲之情,可是幾次窺見後世一角,他與李白在當世俱是沉淪,卻活躍於此後每一個時代,他們如何能擔當得起?

李白心中也有所震動,但他到底年長些,又瀟灑狂傲,聞言拍拍他的肩膀,笑著安慰道: “後人看我等,或如我等看屈子、子建諸人,如何酬知己,且用這詩筆,再留好詩吧!"

咸陽。

嬴政沉吟著楚棠末了念著的句子: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李白與杜甫,想必俱是‘活著’,那朕呢?"

朕是活著,還是死了?

李斯等人聽到這話俱是心驚: “陛下您統一六國,功高蓋世,自然是書史作記,萬代流傳。”

嬴政不語,負手而立,眉眼深沉的望著水鏡。如果他沒有料錯,楚棠的評判角度,與他們並不相同。

太極宮。

李世民聽著水鏡的話同樣心潮起伏: "大唐雖然淪落,但大唐的詩人,仍在後世閃耀,如此來看,大唐是不是也活著?"

長孫皇后懂他的心思,握住他的手細生應道: “大唐文德鼎盛,亦有二哥開創之功。二哥開科舉、好詞章、充民力,才有那一個個盛唐氣象孕育出來的詩人。李隆基那些孩子雖然不爭氣,可詩還在,大唐也就尚在,二哥與大唐,與那些詩人文章,一同活著。"

李世民聽她軟語安慰,心裡寬慰幾分,反手與她雙手交握,道: “話雖如此,孩子還是要好好教,結束後就把承乾他們都叫來,朕親自考校。尤其是稚奴,想到李隆基是他的孫子,朕就恨不得抽他!"

長孫皇后忍俊不禁: "二哥何時學會遷怒了?"

李世民眼中猶自不鬱: “朕還沒追究他怎麼當上皇帝的呢!還有那唐隆政變,這幫不肖子孫到底做了些什麼?!

眼看他又要生氣,長孫皇后連忙勸住: “好了,一會兒把孩子們都叫來,好好教導。水鏡示警,便是上天眷顧我們大唐。”

聞言,李世民心裡稍微好受了一點,觀音婢說得沒錯,如今為時尚早,仍可籌謀,希望教好這些孩子,大唐能多出幾代明君吧!

【簡單總結一下。在這個影片裡,我們透過《望嶽》與《登高》的對比聯讀,瞭解了杜甫浮沉坎坷的一生,《登高》詩裡的悲苦,更像是他半生愁苦的總結。季節之秋、國運之秋、人生之秋俱在心頭,於是嚴謹的七律有了深沉闊大的情感。

課下大家還可以拓展閱讀他的《秋興八首》等作品,相信瞭解了杜甫的人生經歷,大家再讀杜詩,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感受。接下來按慣例佈置一下作業~】

楚棠的聲音不知怎麼帶了點笑,眾人回想了一下她佈置作業的習慣,心裡忽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果然,下一刻就聽到水鏡裡說――

【第一個是常規的背誦並默寫全文;第二,請大家嘗試運用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的風格,改寫一下杜甫的《登高》,進一步體會不同詩體的抒情效果。】

還真是!

杜牧一聲冷笑:是不是想我繼續噴你?

杜甫碰了碰李白的胳膊,笑得頗有些促狹: “辛苦太白兄給我改詩了。”

秦皇漢武等人暗自沉吟:這次應該不會因為詩體出錯被點名批評了吧?

不管大家聽到作業的心理活動如何,楚棠歡快地念出了萬年不變的結束語 【好了,這節課就講到這裡,有問題可以後臺私信,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就請一鍵三連,我是楚棠,下節課再見!】

水鏡裡的畫面沉寂下來,只剩早已眼熟的三個圖示。眾人一邊點贊一邊饒有興趣的猜測: “不知

下一課會講誰的詩?"

"應該是白居易的吧,之前不是說《登高》和《琵琶行》排在一起嗎?"

"後世的課文選了這麼多的詩啊!我看韓退之的文章也很不錯啊!沒有韓退之的文章我不看。"

眾人議論紛紛,有文名的人的人是希望自己的詩文上去,沒文名的人是希望自己偶像的文章上去。

幾日後,長安,白家。

白居易這幾天有事沒事總會悄悄瞄一眼天上的水鏡,按楚棠提到的順序,後面該是他的詩了吧!《琵琶行》,聽起來是個歌行體,不知道楚棠會如何解讀,他心裡隱隱有些激動。

彷彿聽到了他心中所想,水鏡倏然亮起,熟悉的女聲傳來: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帶著新的課文來啦~】明朝。

馮夢龍望著水鏡,心裡有些惴惴。前兩天他忽然來了靈感,通夜書成了一篇話本,他對這篇書稿滿意極了,一遍遍品讀潤色,然後一不小心,把這篇稿子當成作業交上去了。

馮夢龍當時整個人都懵了,仙人的東西太過靈敏,他就拿著書稿在圖示下面晃了一下,莫名其妙水鏡上面就出現一行字――已檢測到您的作業,請問是否提交。

馮夢龍: “啊?”

下一刻――確認透過,您的作業已提交成功,請再接再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走上人生巔峰!

"等等等等!我沒有同意啊那不是我的作業!"

反應過來的馮夢龍有些失態地對著水鏡大喊,然而水鏡十分高貴冷豔,根本沒有任何反應。

馮夢龍掩面,只好祈禱自己的作業交得晚楚棠不會看到,如今水鏡一出現,他簡直是最緊張的人了。

【上課之前同樣先點評一下這次的作業。好吧,我預判成功了,這次作業完成得最好的是李白,從運筆到風都很一比一模擬,太恐怖了,我時常覺得自己不配給你們講課。】

未央宮。

劉徹日常誇了一把水鏡上李白的新詩,隨後輕哼一聲: “你有這個自知之明就好,不過朕疼惜後輩,你講得也勉強尚可,朕就姑且聽聽吧。"

旁邊的衛青等人別開眼,姑且聽聽,指特意在殿前闢出觀鏡區,並讓宮人擺上坐席並瓜果酒水,津津有味地觀看並發表評價。

唐朝。

杜甫聞言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什麼叫“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這就是!

【蘇軾和陸游也寫得很好,意外地是二鳳陛下發揮也很不錯啊!那種愁苦悲憤的感情,真的很有衝擊力,這位二鳳粉是不是代入了安史之亂和中晚唐啊?寫得這樣情真意切。】

"太宗陛下!"

大唐諸人紛紛驚呼,尤其是中晚唐的人,他們無數次在書冊裡懷念那位聖明英武的君主,期盼著能有人再續他的功業。楚棠不知道,但他們知道,看完水鏡並寫下這首詩的人,就是他們的太宗陛下!在那個時空裡,太宗陛下是真的在為大唐的衰落而難過。

不少人忍不住哭了出來,如果大唐,還是太宗陛下那個時候就好了。

"不能讓太宗創下的基業就這樣衰落了!"

唐憲宗看著水鏡上的詩句,暗暗下定決心。

太極宮。

李世民苦笑一聲,那日聽完天寶朝及其後種種,他心情激盪,改寫杜甫詩作之時全然憑著一腔情緒落筆,只希望那些後輩看到他的詩,多少能提振一點心氣吧!

明朝。

馮夢龍悄悄鬆了口氣。李白、陸游、蘇軾,加上唐太宗,都是歷史上一等一的人物,自己的作業應該沒有被注意到。然而,他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聽到楚棠繼續道:

【另外,馮夢龍同學在不在,你這個作業有點東西啊!】彷彿聽到地獄傳音的馮夢龍表情一僵:完了。

其他人也紛紛面露疑惑,馮夢龍是誰?竟然被點名了,難道他的作業也完成得非常好?而馮夢龍同時代及其之後的卻是隱隱露出了興奮地表情。

楚棠將他的作業貼在公屏上。

“唐太宗夜罵李隆基,杜子美集賢展高才。”李世民緩緩念出上面的標題,目露怪異, “這文題……"

貞觀君臣面面相覷,接著便聽水鏡裡繼續講到: 【唐太宗夜罵李隆基,杜子美集賢展高才,很明顯,馮夢龍同學yy了一篇小說。】

未央宮。

劉徹的興趣徹底被挑起來了: "“yy是什麼意思?唐太宗是先代君王,應該罵不到李隆基吧!還有杜子美也未曾展賢才,這yy難不成是虛造之說?"

他想起司馬相如賦篇中的子虛、烏有亡是公,但這個題目聽起來比司馬相如的更有意思誒!劉徹端著酒杯,感覺好奇極了。

洛陽。

杜甫看著水鏡也是目露茫然: “《漢書・藝文志》有言,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魏晉六朝時有《世說新語》、 《搜神記》之流,這馮夢龍,竟敷衍了我朝之事?"

【小說內容是這樣的,唐太宗一日有感仙人示警,有不肖子孫李隆基會敗掉李唐半數基業,於是求得仙人開恩,趁夜潛入李隆基的夢境之中,細數李隆基的種種罪孽,把李隆基罵了個狗血淋頭,並警告李隆基勤於政事,親賢臣、遠小人,一旦有昏聵之舉,他將執杖痛打,絕不留情。還貼心的當場演示,先把李隆基揍了一頓,直接把李隆基給揍醒了。

李隆基雖然心有餘悸但並不信邪。第二天,李林甫來了,說起集賢堂裡考校杜甫的事,李隆基本想說這件事全權交給你處理,結果一開口就覺得自己像被誰打了一下,殿內眾人嚇了一跳,紛紛叫著抓刺客,卻連個人影都沒看到,只好作罷。

接著,李隆基仍然想說把事情交給李林甫處理,結果又被打了。一連幾次,都是如此。他才想起夢裡太宗皇帝的話,於是試探性地開口表示自己親臨集賢殿主考,果然沒有再被打了。

李隆基認命般來到集賢殿,親自考校杜甫,發現杜甫果然是當世大才,當場授官。

此後,李隆基但有行差踏錯之舉,就會有棍子毫不留情地抽下來,他由此深信了太宗皇帝夢中之語,一輩子兢兢業業,並提前發現了安祿山等人的謀反之舉,將他們一網打盡,安史之亂沒有發生,杜甫也做了一個盛世臣,家庭圓滿,喜獲大團圓結局。】

太極宮。

李世民聽罷精神一振:"好!朕正想要這麼做,好好教訓教訓李隆基這個不肖子孫!"房玄齡也有些忍俊不禁: “小說家言,當真天馬行空。”洛陽。

杜甫嘴巴張了張,不得不說,編得很……夢幻。太宗不忍大唐淪亡,入夢施教,終生約束君王;自己抱負得展,再不用漂泊零落,雖只是胡編亂想之作,但終究是因著一份感念。

他笑了笑: “馮夢龍倒是個有趣之人。”未央宮。

劉徹聽得很爽: "這馮夢龍編得真不錯,又是仙人又是入夢,又是挽救大唐國運的,他怎麼不幫朕編一個,就叫什麼……漢武帝夢臨三國世,斬曹賊重光漢江山。"

看得出來,豬豬陛下對東漢末年分三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非常不滿了。

司馬相如忍不住捂臉,小聲反駁道: “曹操也沒有篡漢,不如斬了司馬懿,將曹劉孫收為己用,重振大漢威名。"

話音剛落,他便發現座上的皇帝目光灼灼地盯著他。司馬相如心裡一驚,慌忙跪下: “陛下,臣知罪,臣不該多嘴,御前失儀。"

劉徹笑盈盈地擺擺手,面容和藹可親: “長卿何罪之有?你的想法很好嘛,比馮夢龍的好,下去

寫出來給朕看看。"

司馬相如:???

他確實不該多嘴的。

明朝。

朱元璋樂得直拍大腿: "有意思,有意思,這些民間話本子異想天開,倒是極適合解悶。"朱棣跟在旁邊點頭: “這馮夢龍不知是哪朝之人,想法倒也新奇有趣。”

馮夢龍的好友衝他豎大拇指: “這個本子不錯,馮兄捂得這樣緊,竟沒有給我等拜讀。”馮夢龍尷尬地笑了笑: "拙作,拙作,不值一提。"他真的後悔死了,現在不僅是被點名了,歷朝歷代都知道自己寫的話本內容了。

按理說他既然敢寫,必然也不怕刊行,但問題是,這是水鏡啊!放在水鏡上歷朝歷代的人都看到了,那唐太宗與杜工部,必然也是能看到的。馮夢龍尷尬極了,如果他學習了網路用語,一定要說一句:寫同人舞到正主面前了怎麼辦?!

不論他們如何做想,普通百姓卻是對這個故事極為喜歡,尤其是中晚唐的百姓,明知道寫的都是假的,但還是忍不住紅了眼圈,馮夢龍,是圓了他們的夢啊!

【馮夢龍是明朝著名文學家,整理、編寫了“三言”等一系列白話短篇小說,以yy之作最為著名,這位同學的作業也深得偶像精髓,還寫出了爽文的感覺。夜罵李隆基的情節,別說,還挺解氣的。】

眾人一致點頭:沒錯,非常解氣,要是太宗能取代李隆基就好了。廣大人民群眾無師自通開始進行再創作。

明朝。

剛剛還在討論的朱家父子對視一眼,朱元璋哈哈大笑起來:“好,是咱大明的文人!”

朱元璋對文人本沒有特別推崇,但看著水鏡上一個個漢朝的魏晉的唐朝的宋朝的,他深深地覺得大明不能輸。這下好了,不僅有徐謂,還有馮夢龍,大明的文德,也不錯嘛!

【不過安史之亂是封建矛盾的集中爆發,約束李隆基雖然能解決一時,但是還是逃不過歷史週期律,大家要堅持唯物史觀哦!】

太極宮。

李世民微微皺眉,楚棠的意思是,即使換了李隆基,唐朝也難免衰落?他想起前隋,楊廣無道,民怨四起,最終天下大亂,這便是封建矛盾的集中爆發?可安史之亂,不就是因為昏君奸臣麼?楚棠這幾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咸陽。

嬴政同樣目露沉思,她記得楚棠曾經稱他們為封建時代,封建矛盾,是說整個封建時代的矛盾麼?那大秦後來是否也陷入了這種矛盾?還有那歷史週期律、唯物史觀,雖然聽不懂,但總覺得是有點不得了的東西。

【另外順便提一下,古代小說還挺有意思的,比如馮夢龍寫過什麼《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講王安石怎樣在才學方面碾壓蘇軾,這是什麼王粉寫出來的東西。】

北宋。

蘇軾滿臉問號: “王安石的才學碾壓我??”感謝漢語的特殊性,讓他一下子就懂了“碾壓”的意思。

皇宮,宋神宗哈哈大笑: “王愛卿果然高才,都被後人寫到話本子裡去了。”

正在和皇帝議事的王安石一臉尷尬,聽起來好像有點貶低蘇子瞻啊!不過,他忽然也有點好奇,蘇軾才高,他自認也不差,他們兩個到底誰更勝一籌?

後宮裡,曹太后一臉不平: “王安石的才學怎麼可能比得過蘇子瞻?馮夢龍好生無眼!”

【再比如說,《漢武內傳》寫,漢武帝出生之前,他爹劉啟夢到有赤彘從雲中直降宮內;《漢武故事》又講,劉啟夢到高祖對自己說, “王美人得子,可名為彘。”綜上,漢武帝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豬豬陛下。

另外兩本小說裡都寫了漢武帝與西王母的故事,也算是圓了豬豬的修仙夢。

小說,圓夢神器!】

如果您覺得《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www.51du.org/xs/367680.html )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新增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