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言情 > 直播初中歷史從人類起源開始 > 章節目錄 第66章 66. 第六十六課 舊時王謝

第66章 66. 第六十六課 舊時王謝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這節課我們還是要分成三個部分來拆解。”

李曉詩坐正身子,肩背挺直:“分別是東晉的興亡,南朝的政治,以及江南地區的開發。”

劉秀心裡徹底平衡了。

雖然比不上秦和西漢,但東漢的興衰好歹也是佔了一整課的,這同為“東”的晉竟然就一個小部分。

當然,晉是什麼東西,跟大漢是沒法比的,不過這也不影響讓他心裡有點熨帖。

“我們之前不是提到過一句詩嘛,就是那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這首《烏衣巷》是唐朝詩人的一首詩。這一句其實本身就和東晉這個朝代是緊密相關的,這裡的‘舊時’是指東晉時,這裡的‘王謝’也正是東晉的王謝。詩的意思我就不用說啦,大家應該都比我懂詩。”

李曉詩的自我認知很清晰,接著說道:“那麼這個王謝是怎麼回事呢?——魏晉南北朝時期、華夏北方戰火紛飛,百姓流離、江南地區卻相對的很是安寧,而且還得到了很大的開發,為以後華夏的經濟重心往南偏移奠定了基礎,又是什麼原因帶來了這種變化呢?我們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李世民高高興興捧出了珍藏的字帖。

對,說吧,說說這個王家都出了什麼人!

“上節課提到了,內遷的匈奴人徹底滅掉了西晉,這是在公元316年的時候。當時朝廷滅了,可西晉王朝那麼多上流社會的人,那麼多的王公貴族,那麼多世家大族——國家滅亡的時候,就算普通百姓會死,皇室的人會死,他們也是不會輕易被肅清的。但就算不會被滅族,守不住錢財、命在刀邊懸著也不是什麼好的體驗,於是很多很多人開始往南方遷徙避禍。”

“因為這些人都是衣冠楚楚寬衣博帶,所以又有衣冠南渡的說法。”這一點是老師給補充的,衣冠南渡聽著耳熟,不過以前李曉詩還真沒想過它指的是什麼。

“而且西晉當時分封,有很多同姓的王在外邊,八王之亂不也就因為這個才引起的嘛——在那些王裡,有一個鎮守在長江、嗯…江水?下游的皇族,叫做司馬睿的,他好像也參與了南渡吧,然後在公元317年重建了晉王朝,都城定在了當年東吳的都城,改做了建康,歷史上稱這個晉朝就是東晉。”

“也就是說,東晉雖然和西晉在政治中心上是一南一北,但並不是北晉南晉,是東西晉哦。”

想想同樣被分成東西周東西漢的,觀眾們自己心中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洛邑在鎬京東邊,所以是東西周,洛陽在長安東邊,所以是東西漢——雖然這建康裡洛陽南北上差了點距離,但建康確實比洛陽要靠東,所以這樣說東西周也沒問題。

只不過這東西晉好像和東西漢沒法比,東西漢再怎麼東西,人家也都只是換了個都城,國家還是個大的國家,大一統的,這東晉放棄了一半的疆土和百姓,只為了逃命在南方偏安一隅,這可差遠了。

李曉詩也低頭看了眼課本。

晉元帝司馬睿,課本上是隻說他是鎮守長江下游的,沒怎麼詳細介紹。

但對於司馬睿和王導的相處關係說得很清楚,再加上老師補充的內容,把這段串起來也不難。

她道:“當時隨著司馬睿在八王之亂的時候南渡的還有一個世家大族,就是王家。王家原本是山東的大貴族,在魏晉都一直很有名望和實力。在南下後,大貴族王導聯絡了很多南方本地的大貴族,一起來安撫南下的北方貴族,在南北兩方的貴族和勢力中都很受擁戴。就連司馬睿能夠順利稱帝、建立起新的政權,也都是依靠了王導的遊說和擁立。”

秦。

眾多公子公主都聚在一起“聽課”,且個個正襟危坐,十分嚴肅。

因為他們的父親今天正在這裡“旁聽”。

就好比現代的公開課,老師在前邊上課,另一些比較老師或領導就在教室最後邊看,雖然更多的他們可能是來聽臺上老師怎麼講課的,但不管怎麼看,最緊張的永遠是正在上這堂課的學生。

——更別說這個來聽課的還是又敬又怕的自家父親了!

“領導兼家長”嬴政擱下了正在看的最新版簡化字經《秦字》,點了扶蘇的名:“說說。”

他說得簡潔模糊,甚至都沒說讓說什麼,但在場的都是深諳他脾氣的人,誰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扶蘇沉吟片刻,正要起身回話,就被嬴政叫住了:“坐著說。”

“是。”扶蘇應聲,還是衝著嬴政的方向行了個禮,才斟酌著道,“晉朝從初時建立,就多是藉助於魏國那些世家大族的權利……而西晉滅亡。皇族重建政權,也依舊選擇依靠他們的勢力,或許之後的下場也同樣不會好。世家和貴族,始終是隱患,影響‘皇權’統治。”

一個從一開始就是依靠這些世族才能建立的王朝,在統治時沒有想辦法把這些勢力的影響壓到最低也就算了,反而實行的也都是維護大世家大貴族權利的政策——

更別說皇室也與之一同享樂無度、所以整個社會的風氣才會爛成那個樣子。

而在西晉滅亡後,一個皇族想要重建政權,還得靠著這些人的幫忙——那可是皇族啊!

不能掌控世家,反而要事事倚靠,這不是相當於把國家拱手讓給對方了嗎?

不是說貴族和世家沒有治國的苗子,而是他們畢竟人多,他們之中的更多人未必真的懂如何治國,就算真的有經天緯地的人才,可那畢竟是世家子。

真正能夠掌控一個王朝命脈的世家,鼎盛時、家中又有幾個人是真正“忠君”的?

或許他們為國家也肯勤勤懇懇,但如果家族和國家衝突時呢,又會怎麼選擇?

是把家族利益擺在第一、還是國家利益?

而肯做事能做事的一代過去,下一代能保證依舊這樣嗎?

當一個皇室,對於把握不了的勢力不是在力有所能及的時候進行削弱掌控,反而一度地去縱容,以至於之後事事都要過問,那豈不是把自己弄成了傀儡?

國家在這樣的世家們手裡來回過,遲早還是要完蛋。

這家世族鼎盛、政權就在他家,過些年另一家起來了,政權就落到另外人的手裡,這樣輪轉,或許一時不會有人篡權,但誰能保證永遠不會有起了“我為什麼不能當皇帝”的家族出現?

天幕上,李曉詩的聲音也接著傳了出來:“據說司馬睿在即位大典的時候,還把龍椅都讓一半出來,說要給王導坐,要兩個人一起坐龍椅。”

老百姓們:哇……

真的開了眼。

皇帝老爺還會把皇位都讓給別人一起坐的嗎?

皇帝們:不,朕不會。

嬴政笑了笑,擺手讓扶蘇轉回去,沒再說話,繼續去看新《秦字》了。

沒什麼好說的,又不是他的王朝。

“政治上,司馬睿依靠王導,軍事上,司馬睿依靠王導的堂兄王敦。王家的後輩子弟們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用,所以在當時大家經常會說‘王與司馬共天下’,說的就是王導這一家,也就是琅琊王氏。”

“不過王氏真的有過很多人才,書法大家王羲之王獻之就都是琅琊王氏出來的。還有那個趣談典故,說洗筆把池子都洗黑了的。”

終於聽到了想聽的內容,李世民心滿意足。

對,這就是書法大家!

至於王氏多人才……呵,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這還有誰不懂的?

一個大家族,那麼多資源和人脈堆積,出來幾個人才很不容易嗎?

在這種傾斜之下,世家大族不出人才才是稀奇事吧?

“在東晉初期,其實大家還是有過想要往北收回失地的想法的。而且在多次的北伐中,也確實收回了黃河以南的很多地區。”

李曉詩的聲音落下,就有正在田裡耕地的百姓停下動作抬頭,擦著臉上淌下來的汗水,稀奇道:“這大晉也不是完全沒骨氣啊,連龍椅都給別人坐了,還以為就是個沒脾氣的軟骨頭皇帝老爺呢。”

雖然大家都不喜歡打仗,但他們這裡可是北方!

那天幕上說的,他們之前代入一下,就立刻覺得自己已經被朝廷拋棄了,可傷心了。

能收回當然要收回啊!

誰想在那些蠻人大刀底下討生活啊。

李曉詩:“不過由於東晉朝廷對北伐的將領心存疑慮,再加上各方牽制,讓北伐多次缺少後援,所以最終還是沒能恢復中原。”

“當時南遷的北方人和中原人太多了,他們都無時無刻不渴望著回到家鄉,希望朝廷能儘快恢復中原。有一個很有名的傑出人才叫祖逖,為了這件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李曉詩翻到相關史事,開始給大家講故事,“祖逖出自范陽祖氏,家裡出過好幾個高官,也是很有名望的家族——我們之後會提到的一位科學家,叫祖沖之,也是這個家族的。”

“祖逖從小就胸懷大志,練武很勤奮,一直決心要為國家和朝廷做事,聞雞起舞的典故說的就是他。”

“西晉末年,祖逖和家裡人流亡在江南,請求司馬睿出兵渡江北上。司馬睿直接告訴他,讓他自己招募軍隊,祖逖無奈啊,只能帶著家裡的人,族人,還有同鄉們自行北上了。”

這和讓人家流民自己去自立有什麼區別?

而且人家萬一真收復了,估計司馬睿還要攬回來說是自己的功勞呢。

李曉詩心裡對司馬睿這種行為很是不齒,但還是繼續道,“祖逖渡江的時候,他站在船頭,看著滾滾東去的江水有感而發,慷慨激昂地擊楫大喝:‘祖逖如果不掃清中原,就絕對不再回江東!’,當時跟隨他的人都被感動了。這個事情也是‘擊楫中流’的由來。”

“等過了江,祖逖慢慢積攢起了一支兩千人的隊伍,和敵人艱苦戰鬥了好幾年,終於恢復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但東晉建立後,統治者軟弱,政權腐朽,覺得安於江南就很不錯——而且祖逖收復的地不少,功勞過大,朝廷很是忌憚他。最終,北伐這件事無疾而終,祖逖沒能收回中原,憂憤而死。”

剛誇完有骨氣的百姓:……

現在收回前言還來得及嗎?

讓愛國之士自己組建民兵,不給糧不給錢,就一撒手,直接喊著:你去吧,自己去打吧!

這……這是什麼朝廷啊?!

身為皇室,不去忌憚幾句話就能左右朝政、左右政權的世家大族,文人士族,反而對在外拼生拼死想要拿命為國家做事的將士們忌憚不已。

人家帶著自己的家人族人鄉人,辛辛苦苦一路打拼,兩千民兵站在江北,去跟那麼多殘暴不已的敵人打,本身就夠艱苦的了,結果南邊苟命的這些大人物在明明有能力的時候、不僅不支援,不給任何支援,還忌憚……指不定還在藏著處處使絆子呢吧?

……真無語啊。

南宋的一些將軍們:唉。

謝邀,代入感太強,已經要撅過去了。

真的撅,立刻就撅。

雖然這種事情他們已經習以為常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但真的每次聽到看到類似的事情都還是忍不住狠狠地共情。

……可能這就是生不逢時吧。

什麼憂國憂民,最後都是笑話一場啊。

蒙恬:(老秦髒話)

還在士兵們面前,他也沒什麼包袱,直接就破口大罵了。底下的秦兵們也都一臉迷惑,覺得自己是不是聽錯了,然後跟著罵了起來。

什麼垃圾朝廷啊!

看看他們大秦,打仗的誰沒個好待遇?

結果前邊在打仗你們不厚待將士們也就算了,還搞這一套?

猜疑就已經很過分了,但比猜疑更過分的是不給後援……!

這不是找死嗎!

劉徹哼笑,看向殿中,大手一揮:“放心,大漢的將士們出征在外,糧草和後援是一定會有的,少了朕吃的也不會少了將士們的。”

缺錢他去賺,缺糧他去搞,還能讓出生入死給他賣命的人受屈?

李曉詩也嘆氣:“唉!反正在東晉初期其實也不是沒有去跟北方打一打的能力的,但到了中後期就確實是沒那個實力去拼了。”

“因為北方的勢力也差不多一統了,還馬上要打過來了。”

她攤攤手:“就是我們之前說過的苻堅的前秦政權。”

“在苻堅帶人打過來的時候,東晉的將領謝安帶人抵禦了這一軍事威脅,統治局面相對穩定了下來——這裡的戰爭我們在下一課會再著重提,這裡只是一筆帶過說了一下。”

“不過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謝安這個人。謝安早年在會稽山陰的東山隱居,和王羲之他們的關係很好——蘭亭就在會稽山陰這裡,後世的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這個地名”

“後來謝安察覺出自己家族在朝堂中的人差不多都逝去了,家族即將沒落,他決定出山再出。這就是東山再起的來源。”

李曉詩很有點感慨:“謝安不僅成功挽救了自己的家族,也挽救了東晉的朝廷,攔住了苻堅南下的腳步。如果苻堅當時成功南下,東晉估計提早就終結了。”

“在成功抵禦了北方的威脅後,江南地區出現了‘荊揚晏安,戶口殷實’的局面。”

“到了東晉末年,東晉的政權落入了武將的手中。”

“公元420年,東晉滅亡了。”

如果您覺得《直播初中歷史從人類起源開始》小說很精彩的話,請貼上以下網址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支援!

( 本書網址:https://www.51du.org/xs/367757.html )

<<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
新增書籤